
刘瑞芬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症验案举隅
不孕不育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因其难治性和复杂性成为临床上的热门话题,女性不孕主要原因包括输卵管粘连或不通、内分泌失调、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性疾病等;男性不育可由精索静脉曲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激素水平异常、无精症、弱精症、逆行射精、睾丸损伤或感染等引起。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包括:①肾虚②肝气郁结③瘀滞胞宫④痰湿阻滞[1]。对于其治疗及预后是临床上的难题,刘教授注重“治未病”、“补肾调经”的思想,根据其在临床上对于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其学习,受益匪浅。兹将刘教授对不孕不育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一、输卵管不通性不孕
输卵管阻塞和输卵管通而不畅是引起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约占女性不孕症病因的1/2,随着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传播疾病以及盆腔手术操作的增多,此病因有增加的趋势,诊断主要依靠子宫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通液以及腹腔镜探查术。中医学中虽无此病的记载,但可根据不孕症、带下病、下腹痛等疾病中的证型论治,亦可参考“无子”、“月经不调”、“癥瘕”等疾病的治疗。
病例:李某,女,31岁,2016年10月02日初诊。主诉:计划二胎,未避孕未孕1+年。自诉:既往月经:5-7/30,量少,色暗红,伴有血块,经前期小腹隐痛,乳房胀,形体稍肥胖,平素精神抑郁,头晕耳鸣,腰酸,白带无明显异常,舌边有瘀点,脉弦涩。LMP:9月20,5天净,伴症同上,G2P1L1A1(2007年剖宫产一子,2009年因计划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2014年因“左侧输卵管间质部和子宫角旁肌瘤”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纳可、多梦、失眠,二便调。妇科检查: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偏左,活动欠佳,附件区压痛明显,输卵管造影提示:右侧输卵管不通。2016年5月30日性激素六项:LH:3.07IU/L,FSH:6.17IU/L,E2:2.21pg/ml,PRL:6.58ng/ml,T:43.14ng/ml,TSH:0.54uIU/ml。男方精液Rt检查结果正常。刘教授诊断:1.继发性不孕(肾虚血瘀)2.左侧输卵管切除3.右侧输卵管不通。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行气通络、补肾培元。处方:①祛瘀种子方加减;组成:川断18g,丹参30g,炙甘草6g,菟丝子15g,木香12g,醋穿山甲冲服3g,蜈蚣冲服1条,路路通12g,炒王不留行12g,柴胡12g,北败酱草18g,醋香附15g,醋延胡索18g,蒲黄12g,当归12g,连翘12g,赤芍12g,白芍12g,皂刺12g,醋鸡内金12g,黄芪30g,水蛭6g,炒谷芽9g,炒稻芽9g,黄芩12g,炒杜仲12g。14剂,水煎服400ml,日一剂,分别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②配合灌肠方加减:处方:山药30g,薏苡仁30g,当归12g,川断30g,黄芪30g,没药12g,醋元胡18g,透骨草12g,连翘15g,丹参30g,赤芍15g,皂刺15g,红藤30g,北败酱草18g,乳香12g,土元12g,浓煎直肠灌注,每日一次,睡前排便后灌注;③直肠微波治疗30min一次。并嘱患者放松心情,多运动以排解压力。
二诊:2016年10月23号复诊,LMP:10月20号,月经未净,量中等,有红色血块,小腹痛,腰酸乏力,乳房胀痛,纳眠可,二便调,舌紫黯,脉弦涩。治疗原则同前,处方:上方去黄芩,14剂;灌肠继用。
三诊:2016年11月11号复诊:MC:23天,卵泡检测11-10排卵,乳房胀,无其他不适,纳眠可,二便调。治疗以补肾益精,健脾益气。处方:补肾安胎方加减。方药:菟丝子15g,盐续断18g,枸杞子12g,杜仲12,槲寄生15g,党参18g,炒白术12g,炒白芍15g,黄芩9g,麦冬9g,砂仁后下9g,炙甘草6g,阿胶烊化10g。8付,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四诊:2016年12月4日复诊,停经46天,自测尿HCG(+)出现阴道褐色分泌物2天,2016年12月4日查血,β-HCG:18460IU/L,P:45.2noml/L,11月30日B超:早孕,妊娠囊28×18mm,可见卵黄囊,探及胎心搏动。诊断:先兆流产,治疗方法:补肾安胎,处方用11月11号方去阿胶,加苎麻根15g,旱莲草15g,石斛12g。黄体酮胶囊,0.1g po Bid,叶酸0.4mg,po qd。
按:刘教授认为血瘀是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病理基础,淤血阻滞冲任、胞宫、胞络是其病机核心,如《诸病源候论》引养生方说:“月水未绝,以合阴阳,精气入内,令月水不节,内生积聚,令绝子”,《女科经纶》指出:“夫痃癖癥瘕,不外气之所聚,血之所凝”;肾藏精,主生殖,肾精肾气充足是女子孕育的生理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明女子的生殖功能以肾为本。故刘教授认为不孕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治疗以补肾、活血通络为根本大法。祛瘀种子方中君药为赤芍、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并以赤芍之清热凉血之功效防止瘀久化热;延胡索、蒲黄、王不留行助君药增强化瘀止痛之力,败酱草、连翘、黄芩清热解毒,消肿,共为臣药;水蛭、穿山甲、蜈蚣、路路通、香附、木香、柴胡活血通络、疏肝理气,助君臣活血散瘀,鸡内金行气、化积,杜仲、川断、菟丝子、黄芪滋补肝肾、补气以扶正祛邪、并防止大量攻邪之品伤正,共为佐药;谷芽、稻芽、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补肾安胎方中以菟丝子补肾益精、固摄冲任、安胎为君,桑寄生、川断、枸杞子、杜仲补益肝肾、安胎,党参、白芍、白术、黄芩健脾益气养血,清热安胎,砂仁行气安胎,共为臣药,阿胶补血,麦冬养阴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治疗
IVF-ET日渐成熟,但仍面临流产率较高的难题,妊娠率仅在30%-40%,而存活率在30%左右[2],刘教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中医药在辅助IVF-ET治疗,提高其成功率有显著优势。
病例:苗某,40岁,女,2013年5月6日初诊,主诉:计划妊娠,行IVF-ET治疗失败10次。2009年行宫腔镜探查术:1.子宫内膜息肉,2.宫腔粘连。现计划进行下一次IVF-ET,欲运用中医药辅助治疗。既往月经:6-7/25-28,LMP:2013.4.21,量少,色黯,伴有血块,乳房胀痛,现MC:16天,无其他不适,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诊断:原发性不孕(肾气虚弱,精血不足)。治法:补肾调经,补益精血。处方:调经1号方加减,菟丝子18g,枸杞子12g,淫羊藿18g,紫石英45g,熟地18g,桑葚子18g,当归12g,川断30g,川牛膝15g,丹参18g,丹皮12g,红花12g,香附12g,麦冬12g,百合12g。7剂,水煎服400ml,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2013-5-16,现MC:2天,无明显不适,处方:上方加阿胶烊化10g,鹿角胶烊化12g,胎盘粉冲服3g,7剂,用法同前。
三诊:2013-6-27,LMP:6月16,伴症同前,现MC:12天,白带正常,无不适,本周期安排促排卵移植。处方:从今日起二诊方服用3付,改用补肾助孕方,组成:菟丝子15g,盐续断18g,枸杞子12g,杜仲12g,槲寄生15g,党参18g,炒白术12g,炒白芍15g,黄芩9g,麦冬9g,砂仁后下9g,炙甘草6g,当归6g,柴胡9g,香附9g,百合12g,柏子仁12g。7剂,水煎服,日一剂。
四诊:2013-7-18,鲜胚植入第14天,阴道出现少量褐色分泌物,查血激素:β-HCG:276.8U/L,E2:916.4pmol/L,P:47.1nmol/L,给予补肾安胎方加减,方药:菟丝子15g,盐续断18g,枸杞子12g,杜仲12,槲寄生15g,党参18g,炒白术12g,炒白芍15g,黄芩9g,麦冬9g,砂仁后下9g,炙甘草6g,苎麻根18g,旱莲草18g。地屈孕酮20mg,potid,补佳乐10mg pobid黄体酮注射液60mg im qd。
五诊:2013-8-1复查B超,已见胎心。刘教授连续给予中西药结合对其保胎治疗,至足月,产一对男婴。
按:刘教授认为高龄期妇女本已肾气渐衰,不易受孕,再加多次INF-ET失败肾气进一步损伤,精血乏源,故治疗首先给予调经1号方加减补益调经,加紫石英温补肾阳,桑葚补肾精,丹参活血调经,配伍百合、麦冬补而不燥,兼顾心神。二诊加阿胶、鹿角胶、胎盘粉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血。三诊移植之前继用二诊时治疗方案,提高卵子质量,以促排卵,后予补肾助孕方补肾健脾助孕。四诊时出现阴道少量褐色分泌物,给予补肾安胎方加旱莲草、苎麻根以补肾固胎,凉血止血。
总结:刘教授认为血瘀肾虚是不孕症关键因素,淤血阻滞冲任、胞宫胞络是主要病机。如《诸病源候论》曰:“月水未绝,以合阴阳,精气入内,令月水不洁内生积聚,令绝子。”《傅青主女科》云:“无肾中之水气,则胃之气不能升腾,无肾中之火气,则脾之气不能化,惟有肾之水火二气,则脾胃之气始能升腾而不降也。”说明生殖的根本在于肾,以肾气天癸为物质基础。故刘教授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不肾调经为治疗大法。现代药理研究,活血化瘀之品可以改善血液的黏、凝、浓、滞状态,促进盆腔微循环,增加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量,促进了组织代谢,加强卵巢和子宫供血促进炎症吸收,使炎症组织消散[3]。松解粘连,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可以调节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4]。理气药有镇痛消炎作用,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
本文是王家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