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肢后的“残肢痛”、“幻肢痛”——真“痛”、非“幻觉”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患者系车祸外伤、肿瘤、糖尿病足等各种原因不得以行患肢截断。然而,有部分患者却感觉到被切断肢体仍然“存在”,被称为“幻肢”,且在该处发生莫名的疼痛,则成为“幻肢痛”;也有部分患者在其截肢断面部位发生疼痛,称为“残肢痛”或“断肢痛”。针对这种诡异“疼痛”,临床又如何治疗呢?今天我们来科普一下。

“残肢痛”、“幻肢痛”是在患者截肢后出现与断肢相关的一种疼痛现象,术后一周发生率最高,此外年龄越大、发生率也越高。据统计,幻肢痛和幻肢痛的发生率高达近90%,其中有10%的疼痛患者难以忍受,呈电击样、切割样、撕裂样或烧伤样等,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且呈发作性加重。
什么叫残肢痛?

残肢痛是指发生在被截肢体残端出现的疼痛,多发生于高位截肢或肩关节、髋关节离断术后,且上肢多于下肢。
什么叫幻肢痛?

幻肢痛是指患者肢体被截断,但仍能感受到被截肢体“存在”,而且还发生疼痛,其与“残肢痛”区域在于疼痛“摸不到”。
“残肢痛”、“幻肢痛”是如何形成的?

残肢痛、幻肢痛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治疗也非常棘手,目前主要机制认为残肢端或幻肢引起的疼痛信号,经脊神经后根通过脊髓上传至中枢,引起疼痛中枢“过敏”或“超敏”而产生疼痛。
残肢痛如何治疗?
残肢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为残肢不良、穿用不合适假肢亦或中枢疼痛敏化所引起。目前主要治疗为:
1)一般较轻的疼痛,可以选择局部按摩或微创介入治疗;

2)对于残肢不良多为残肢瘢痕、末端骨刺、神经瘤形成以及神经粘连等,选择手术切除或松解等;

3)脊髓电刺激术(SCS);

4)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等。

幻肢痛如何治疗?
因为幻肢痛为患者感受到“被截断肢体(幻肢)”发生疼痛,其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治疗方式主要为:
1)镜像治疗和心理治疗;

2)脊髓电刺激术(SCS);
3)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
4)脑深部电刺激术。
温馨提示:
梅加明: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安徽省立医院总院:庐阳区庐江路17号门诊三楼)
周五下午(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政务区天鹅湖路1号门诊三楼)
本文是梅加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