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及脊柱中轴关节病为主要病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目前不清,但与HLA-B27密切相关,且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有先证者亲属发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0-40倍。大多于15~30岁发病,40岁以后较少发病,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以关节炎、脊柱和外周关节炎为主,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肾、神经等脏器损害。
【临床表现和检查】
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女性病人周围关节受侵犯较常见,进展较缓慢,脊柱畸形较轻。
体征典型:腰部后伸、弯腰度明显下降并且疼痛,4字试验阳性。
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并不需要昂贵的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一张普通的腰骶椎或者骨盆X光片就够了。约90%强直性脊柱炎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X光片表现为骶髂关节破坏或硬化性改变。严重的发展到腰椎、胸椎、颈椎“竹节样”改变,甚至双侧髋关节破坏、融合。
血清学化验通常表现为血沉(ESR)增快(75%),IgA升高,HLA-B27阳性。
【治疗方案及原则】
过去认为,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不明了,没有确定尚缺乏要治的方法,亦无阻止本病进展的有效疗法。所幸许多病人骶髂关节炎发展至Ⅱ或Ⅲ级后并不再继续发展,仅少数人可进展至完全性关节强直。
AS治疗的目的的在于控制炎症,减轻或缓解症状,维持正常姿势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要达到上述目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包括教育病人和家属、体疗、理疗、药物和外科治疗等。
1.非药物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并与医师的合作。站立时应尽量保持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坐位也应保持胸部直立。应睡硬板床,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枕头要矮,一旦出现上胸或颈椎受累应停用枕头。减少或避免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
2.体育疗法对AS更为重要。可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保持胸廓活动度,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保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和肢体废用性肌肉萎缩等。具体可作进行深呼吸、颈椎运动、腰椎运动、俯卧撑、斜撑,下肢前屈后伸,扩胸运动及游泳等。
3.物理治疗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矿泉温泉浴等,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有利于关节活动,保持正常功能,防止畸形。
4.药物治疗: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长期随诊。
可分为三类:(1)非甾体类抗炎药(2)柳氮磺胺吡啶(3)甲氨喋呤(4)肾上腺皮质激素(5)雷公藤多甙
最新的疗效显著的“生物制剂”是一种TNF-抑制剂——注射用依那西普,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和强直性脊柱炎(AS)。它直接作用于类风湿性疾病的关键致病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从根本上阻断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进程。目前市场上有:恩利(进口,1998年在美国上市,2010年中国上市)和益赛普(国产,2007年11月上市)。但二者价格都比较高,每个月的费用分别高达2万元和7000元。
4.外科治疗
严重脊柱驼背畸形待病情稳定后可作矫正手术,腰椎畸形者可行脊椎截骨术矫正驼背;对颈7胸1截骨术可矫正颈椎严重畸形。髋关节严重屈曲畸形,可行全髋关节转换术或髋关节成形术,但效果不够理想,术后易再强直。
【预后】
经正规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而发病年龄较小,早期髂关节受累,反复发作虹膜睫状体炎,延迟诊断和治疗者预后较差。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