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何梅 人已读
有黑眼圈还能可爱招人疼的,
全世界估计只有熊猫这种生物了吧!
人类一旦有黑眼圈,
只会给人感觉不同程度的憔悴、没有精气神、一脸衰样,
黑眼圈可不是单纯的因为没睡饱导致,
也不是靠擦擦眼霜就祛掉的。
想要治疗黑眼圈首先得明白,
不同类型的黑眼圈以及他们是如何形成。
不知己知彼,何来百战百胜?
一般来说黑眼圈是位于双侧眶周,呈环形,外观颜色比正常皮肤相对深,大致可以分为色素型、血管型、结构型、混合型四种类型。
色素型
色素型黑眼圈分天生遗传性与后天形成。但成因都是因为黑色素过度沉积引起上下眼睑或下睑颜色加深。
比如梅婷这样是天生的黑眼圈,
↓上下眼睑都有明显色素沉积。↓
后天形成多是由于各种外部因素导致,比如长期过度暴晒造成色素沉淀在眼周,还有慢性皮肤炎症或反复的湿疹,久而久之会造成黑色素代谢迟缓,色素沉淀;以及肌肤过度干燥角质堆积,都会导致茶色黑眼圈的形成。
这种类型黑眼圈治疗要点是减少黑色素细胞、淡化色素。先天性的色素型黑眼圈不建议过度治疗,只能靠防晒预防和化妆遮盖了。后天性的我们还可以预防和改善。
日常养护
眼部皮肤特别薄弱,紫外线很容易对皮肤造成色素沉着形成黑眼圈,减少局部色素沉着和炎症反应,防晒霜、墨镜、防晒帽等防晒措施需重视。
若是湿疹等炎症反应,应尽早就医,控制炎症治疗疾病,预防眼周的皮肤病。
可以选择含有维生素C、熊果素成分的眼霜淡化色素;以及成分单一温和保湿型眼霜。
注意仔细但轻柔地卸眼妆,特别是睫毛膏、眼线,不要有残留,以免时间长了造成色素沉淀。
医美手段
光电治疗打散眼周附近的黑色素颗粒,从而分解黑色素达到,减少色素沉积。
血管型
我们的皮肤是有透光性,并不是完全不透明的,眼睛周围较多微血管,血管通过薄薄的眼睑皮肤会透出下面血管的颜色。
通常因为鼻炎、睡眠不足、用眼过度、内分泌失调、贫血等原因,会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好,血液中血红蛋白增多,血流不顺,长期就会血管扩张,眼周就会呈现青紫色调黯淡的感觉,有些会伴有眶周皮肤的浮肿。
青黑色眼圈通常发生在20岁左右,尤其是生活作息不正常的年轻人,完全是用生命在创造黑眼圈。
严重情况下可能会使眼周皮下的血管破损,红细胞漏出,造成周围组织含铁血黄素的累积,更会加重黑眼圈。
治疗的要点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如果是因鼻炎,身体原因造成的血液循环不好,首要工作是控制过敏及调理身体状况。
日常养护
晚睡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早睡少熬夜,能缓解部分的血管型黑眼圈,改善眼周血液循环。
经常热敷可以缓解眼部疲劳,帮助血液循环,温度不要太高,温热就可以了。
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手机屏幕,会让眼部疲劳,建议每一个小时就闭眼让眼睛休息一几分钟,避免用眼过度。每日可适度轻轻按摩眼部缓解疲劳,其实眼保健操真的很不错,做起来!
↑周杰伦给你示范↑
医美手段
激光不仅可以减少黑色素,也能改善皮肤新陈代谢,促进血液、淋巴循环,比如IPL可以消除细小的毛细血管网、收紧眼睑下皮肤,刺激胶原增厚皮肤厚度,所以对这类型的黑眼圈有改善作用。
眶周年轻化(中胚层疗法)用手针将透明质酸钠溶剂注射到皮下或真皮,启动皮肤修复机制,能刺激胶原再生,增厚皮肤厚度,紧致眼部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结构型
结构型黑眼圈是因为眼周结构变化,比如泪沟较深、眼眶凹陷、眼袋和卧蚕跟泪沟之间的凹陷比较大等等,黑眼圈,形成局部阴影,引起黑眼圈的视觉效果。
不管是先天发育不足或者后天因衰老引起的眼周结构变化,手术或医美手段改善是快速有效的方法。
医美手段
玻尿酸、胶原蛋白、自体脂肪注射填充泪沟。
眼袋祛除术或合并眶隔脂肪转移术解决眼袋问题。
无创紧肤类包括射频、近红外、超声刀Uitherapy、热玛吉、黄金微针、点阵、非剥脱点阵。
混合型
所谓混合型就是在色素型、血管型、结构型里,结合2种及2种以上的综合因素,更可怕的是,现在大多数人其实都属于混合型黑眼圈!
所以可能你同时拥有血管型+色素型黑眼圈,或是血管型+结构型,或是色素型+结构型,当然也有可能是色素型+血管型+结构型三合一的“金宝宝”。
医美手段
眶周年轻化(中胚层疗法)可综合治疗整个眼眶区域,特别因衰老导致的轻中度泪沟、眼袋色素沉淀、暗沉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如何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黑眼圈呢?
大家可以轻轻按压一下,照着镜子观察。
按压后如果发现黑眼圈部分颜色有瞬间变淡,那就是偏向血管型。但比较严重的程度,通常按压也没有太明显改变,可仔细看能看到血管。
若从小就有,或者上下眼皮都呈褐色,或粗糙脱屑,那可能偏向色素型。
如果下睑区域看得到高低起伏和凹陷,或是手能摸到小块的脂肪凸起,那可能偏向结构型。
黑眼圈成因较多,并没有特效药,也无法完全消失,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调整好心态,尽可能预防和改善它。
针对黑眼圈的护肤品、日常护理方法甚至食疗,都有很多很多,不过一般仅能够预防和缓解黑眼圈。
如果想要进一步解决,建议考虑通过医美手段:激光、生物微创或者手术来解决。但首先一定要判断清楚类型,对症下药。
本文是何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