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岁脑出血?他到底做了什么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很多人患了高血压只是偶尔感觉头痛、头晕,甚至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不重视高血压的治疗。
然而,数据显示,发生卒中的患者中77%有高血压。且长期高血压引起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脑实质内出血,可占脑卒中的13%;死亡率介于20%~70%,约半数于发病后2日内死亡;即使患者可以存活,大多也会患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有徐先生,男,32岁,2018.08.29晚上八点左右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不能运动,言语不清,伴恶心、呕吐,患者家属将其送至我院急诊,在脑卒中绿色通道测得血压:198/149mmHg,急查颅脑CT: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约40余毫升。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药,且未控制体重,现90kg。
我院血管病中心主任樊庆荣主任给予患者查体发现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0级,考虑患者为平素未规律服用降压药所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已出现左侧肢体偏瘫病情危重需急诊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术后通过早期康复尽可能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脑出血后的救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患者的功能,樊主任紧急联合麻醉科、手术室、ICU团队给予患者急诊行“小骨窗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尽量清除血肿保存患者功能,通过脑卒中绿色通道,患者从入院至术后复查颅脑CT仅花费4小时。手术结束复查颅脑CT示血肿全部清除,解除血肿对运动区的压迫。术后已是凌晨十二点多,但患者已然清醒,樊主任和专家团队都觉得非常开心!

术前颅脑CT 术后第一天颅脑CT 术中小骨窗开颅
右侧基底节出血 基底节血肿已清除 直径约3-4cm
术后患者在ICU医护团队、神经外科医护团队、康复科、针灸科、高压氧科等多学科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左侧肢体功能也逐步恢复,目前可独立行走,左手也可以轻度抓握,现继续在我院康复治疗。徐先生的良好恢复得益于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及时手术、及时康复,任何一个环节的耽误都将产生终身的遗憾。
徐先生可独立行走 徐先生左上肢逐步恢复 徐先生赠与樊主任团队锦旗
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而且趋于年轻化,既往调查显示25岁至34岁的年轻男性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0.4%。其中服药率仅为24.8%,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只有5.8%。长期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卒中、心脏病等疾病,警惕高血压,预防脑出血刻不容缓
建议:
1.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用降压药,避免血压忽高忽低,通过降压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在一个平稳水平,切不可因一时血压平稳而忽视药物治疗。血压忽高忽低,极易导致脑出血。
2.平时定期体检,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肥胖患者更应注意血压的监测。
3.牢记“脑卒中的120”:
1--看到一张不对称的脸,
2--查2只手臂是否单侧有力,
0--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要高度怀疑脑卒中的可能性,需及时就医,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大脑的功能。
4. 秋冬季节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更应注意血压的监控。
本文是樊庆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