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氏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简介
什么是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
亦称眶隔法仿天然双眼皮成形术、眶隔法仿生理性双眼皮重建术,它是由湖南省人民医院李高峰教授首创的一种双眼皮手术方法,其核心是仿天然好看的双眼皮的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眶隔重建天然好看双眼皮较紧密的组织结构和有直接动力带动的双眼皮结构,使形成的双眼皮比较有轻盈感和灵动感;它能够较好地防止肉条、凹陷和无神等双眼皮比较假的情况,能够较好地形成自然灵动的双眼皮。
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手术的关键在于去除睑板前疏松脂肪筋膜组织,制作眶隔瓣,利用眶隔瓣覆盖睑板前及利用眶隔瓣连接上睑提肌腱膜和睑板前肌肉皮肤,达到重建睑板前较紧密的组织结构及重建有直接动力带动双眼皮的生理性双眼皮状态。
为什么要采用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
1.目前天然生理性双眼皮形成的机制
目前天然生理性双眼皮形成的机制有很多种学说,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是我国整形泰斗宋儒耀教授提出的组织结构差异学说,他发现东方人的双眼皮形成与双眼皮线上下的皮肤的厚度及硬度、眼轮匝肌的厚薄以及眶隔脂肪的多少等组织结构的差异有关。二是西方学者提出的动力学说,他们认为双眼皮的形成是上睑提肌腱膜有部分分支纤维穿过眶隔和眼轮匝肌到达上睑皮肤,睁眼时,上睑提肌收缩,直接带动其附着的上睑皮肤上提,形成双眼皮。
2.目前人工手术形成的双眼皮的机制
目前人工手术形成的双眼皮从基本形成机制上看也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种就是经典的皮肤-睑板/睑板前筋膜粘连法,通过埋线、微切口和全切开等措施使睑板前皮肤与深层的睑板/睑板前筋膜形成粘连,粘连后的睑板前皮肤与睑板形成一个整体,当睁眼时上睑提肌腱膜牵拉睑板向上移动,睑板前皮肤被动上移形成双眼皮,这种双眼皮是一种被动性双眼皮。它的优点是形成的双眼皮稳定,不易松脱,双眼皮的宽度可以随着皮肤与睑板/睑板前筋膜间粘连的位置的变化而灵活调节。不足之处在于没有重建直接作用于睑板前肌肉皮肤的动力,是一种被动性双眼皮,睑板前肌肉皮肤被动上移时容易堆积,形成肿胀肉条感和无神感,尤其不适于无神眼和肿泡眼做比较宽的重睑。
第二种就是眼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Park法),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的原理是通过将睑板前眼轮匝肌与提肌腱膜缝合固定,将提肌腱膜的力量直接传导到睑板前肌肉和皮肤,通过直接动力的重建,上提睑板前肌肉和皮肤形成双眼皮。它的优点是双眼皮的形成是在提肌腱膜力量直接传导的作用下形成的,是一种主动性双眼皮,更接近生理性双眼皮的形成。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由于直接将提肌腱膜缝合于睑板前肌肉,但提肌腱膜弹性有限,因此双眼皮的宽窄调整有限,不能灵活变动,另外固定重度肿泡眼时,容易因固定不牢有导致双眼皮消失的可能,或者固定过紧,容易出现双眼皮深陷感,另外眼轮匝肌与上睑提肌筋膜固定的力度双侧不容易完全一致而导致术后双眼皮的双侧不对称。
3.眶隔法双眼皮形成术的出发点
这两大类人工形成的双眼皮手术方法均有其固有缺陷。我们综合天然生理性双眼皮形成的两大机制,既重视结构差异学说又重视动力学说。我们研究发现天然好看的生理性双眼皮的形成与两个重要组织结构因素有关:一是睑板前疏松脂肪筋膜组织比较薄,睑板前肌肉皮肤与睑板连接紧密,睑板前组织结构较紧密,使双眼皮有轻盈感。二是上睑提肌腱膜除了大部分止于睑板上部外,还有一部分分支穿过睑板前眼轮匝肌止于皮肤,有直接动力带动双眼皮,使双眼皮有灵感动。临床实践中我们尝试利用眶隔重建天然好看的生理性双眼皮较紧密的组织结构及双眼皮直接动力。通过多年的应用,尝试过多种具体缝合固定方法,最终创建了一套简便、有效、系统的利用眶隔重建生理性双眼皮较紧密的组织结构和有直接动力带动的仿生理性双眼皮成形方法,简称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眶隔法重睑成形术)。
4.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的关键点
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的仿生理性组织结构重建亦重在两个方面:一是去除睑板前疏松脂肪筋膜组织后利用向下翻转的眶隔瓣覆盖,既使睑板前双眼皮线上方组织平整光滑,有防止凹陷不平和防止异常粘连的作用,又使睑板前筋膜变薄变紧密,使睑板前肌肉皮肤和睑板连接紧密,有重建生理性双眼皮较紧密的睑板前组织结构的作用,使形成的双眼皮有轻盈感;二是将向下翻转的眶隔瓣末端与眼轮匝肌和睑板前筋膜缝合固定,利用眶隔瓣连接上睑提肌腱膜和睑板前肌肉皮肤,有重建生理性双眼皮上睑提肌腱膜分支形成直接动力的作用,使形成的双眼皮有灵感动。正是利用眶隔重建了生理性双眼皮的两个重要组织结构特点,使眶隔法双眼皮具有仿生理性特点,使眶隔法双眼皮能够更轻盈,更灵动,更自然,能够更好地防止肉条、凹陷和无神等双眼皮比较假的情况。
5.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的根本原理
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的根本原理在于重建天然好看的生理性双眼皮的组织结构,符合整形外科的最基本原则:该留的要留,多了的要去,缺了的要补。对于那些条件不好的眼睑,要明确知道它与天然好看的生理性双眼皮眼睑组织结构的差异,手术上要求:1,保留该有的组织结构,如睑板前眼轮匝肌。2,去除多余的组织结构,如睑板前疏松的脂肪筋膜,多余眶隔脂肪,roof脂肪等。3,重建缺少的组织结构,如利用眶隔覆盖睑板前,重建紧密的睑板前筋膜,利用眶隔连接上睑提肌腱膜和睑板前肌肉和皮肤,重建上睑提肌腱膜分支形成直接动力。
6.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的优点
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利用眶隔重建了生理性双眼皮的两个重要组织结构特点,使眶隔法双眼皮具有仿生理性特点,使眶隔法双眼皮能够更轻盈,更灵动,更自然,能够更好地防止肉条、凹陷和无神等双眼皮比较假的情况。
眶隔法既具有经典法双眼皮线成形稳定和双眼皮宽度调节灵活的优点,却没有其容易形成无神和肉条的缺点,既具有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能够重建直接动力的优点,却没有其需要直接利用提肌腱膜容易导致深陷和双侧不对称等的缺点。
采用眶隔法形成的双眼皮手术后平整,青紫肿胀少,恢复快,远期平整、瘢痕小、轻盈、灵动、自然。
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的手术关键点及其作用有哪些?
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的手术关键点及其作用有:1、去除睑板前疏松脂肪筋膜组织。保留切口下唇眼轮匝肌和紧贴睑板的致密的睑板前筋膜,去除切口下唇眼轮匝肌下疏松脂肪筋膜组织,过厚的睑板前脂肪筋膜组织不但使双眼皮肥厚肉条感,而且可能造成双眼皮松脱消失。保留的睑板前致密的筋膜和去除疏松脂肪筋膜组织,可加强睑板前肌肉皮肤与睑板的联系,有重建生理性双眼皮较紧密的睑板前组织的作用,使双眼皮有轻盈感。2、制作眶隔瓣。肿泡眼在膨出眶隔的中部剪开,非肿泡眼需在切口上方眼轮匝肌肌下脂肪层深面向上分离找到膨起眶隔,在其上缘剪开眶隔。剪开后,下方眶隔以其与上睑提肌筋膜的融合处为蒂,向下翻转形成眶隔瓣。3、眶隔与眼轮匝肌、睑板前筋膜固定。固定之前先观察上睑运动情况,运动良好,进行平整缝合固定。若有轻度上睑下垂,运动力量不足,则需注意松解上睑提肌腱膜和眶隔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并适度拉紧眶隔,再进行缝合固定。向下翻转的眶隔与眼轮匝肌、睑板前筋膜缝合固定,一方面覆盖了睑板前上部,使睑板前双眼皮线上方组织平整光滑,有防止凹陷不平和防止异常粘连的作用。另一方面眶隔上连上睑提肌腱膜,下连睑板前肌肉和皮肤,有重建生理性双眼皮上睑提肌腱膜分支形成直接动力的作用,使双眼皮有灵动感。4、皮肤肌肉-眶隔(睑板前筋膜)-肌肉皮肤缝合。缝合后切口下方的组织层次为皮肤、眼轮匝肌、眶隔(睑板前筋膜)、睑板,切口上方的组织层次为皮肤、眼轮匝肌、脂肪、眶隔、眶隔脂肪、眶隔(睑板前筋膜)、睑板。切口下方组织连接紧密,切口上方组织连接疏松,这种结构差异类似天然生理性双眼皮的结构差异。切口上方皮肤肌肉下面的肌下脂肪组织阻隔了眶隔与皮肤肌肉的联系,切口下方的皮肤肌肉与眶隔相连,因此上睑提肌肌力通过眶隔可传导至切口下方皮肤肌肉,是一种仿照生理性力学传导的主动性双眼皮。这样切口上下唇组织结构的差异和皮肤肌肉的运动力学差异就稳定、自然地在切口线形成双眼皮。另外皮肤肌肉-眶隔(睑板前筋膜)-肌肉皮肤缝合的高低调节非常方便,可以按照需求做出宽窄不等的双眼皮,并且容易做到双侧的对称。
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的学术成果及影响:
我们自2015年开始尝试在做双眼皮手术时利用眶隔,在尝试采用多种具体方法后,于2017年定型具体细节性手术步骤,普遍使用,应用于大量案例,均取得非常优良的效果。遂进行总结,发表论文。2018年先后在国际整形外科权威杂志英国JPRAS杂志和美国Ann Plast Surg杂志上发表论文,标志着我们的创新性方法已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处于国际先进之列。同时受邀到国内重要会议或培训班上发言或讲座,在国内学术界产生良好影响。
更为特殊的是第一届中国眼整形手术技术擂台大赛2018年10月12日在成都举行,全国1000多名医生踊跃报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18名选手脱颖入围,参加现场手术比赛。我抱着展示我的眶隔法双眼皮手术的目的参赛,有幸成为18位选手中的一位,更为荣幸的是我凭借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获得了初眼双眼皮手术第一名的成绩。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也成为这次手术比赛后众多眼整形医师关注的焦点,纷纷要求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李高峰教授简介
湖南省人民医院整形激光美容科主任、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省医名医、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医学学科带头人、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研修专家。
眶隔法仿天然双眼皮成形术创始人、脂肪吻合固定法去眼袋泪沟面部提升术创始人、延迟皮瓣法耳再造术创始人。
湖南省医疗美容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南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整形美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副会长、湖南省医疗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兼眼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兼耳整形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耳整形学组副组长和眼整形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医学科普学组副组长和眼部整形美容学组委员及耳再造学组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眼整形美容分会委员会常委和鼻整形美容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整形美容分会眼整形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面防治与损伤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国美容医学》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执行编委、《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Ear, Nose and Throat Journal》、《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审稿专家。
擅长:眼、耳、鼻、唇、乳房、脂肪等整形美容、瘢痕激光治疗并再生修复、体表肿瘤的标准化切除与修复、及皮肤色素性和血管性疾病的激光治疗等。有较多重要手术创新解决临床难题,其中双弧线不对称Z字法矫正内眦赘皮术能够较好地隐藏手术切口瘢痕,使开眼角手术不必过于担心瘢痕问题;眶隔法双眼皮成形术能够较好地防止肉条、凹陷和无神等双眼皮比较假的难题,使形成的双眼皮更轻盈、灵动、自然;内切内固定法去眼袋填泪沟术使眼袋泪沟同时无痕去除,恢复快;脂肪吻合固定法去眼袋泪沟面部提升术不但效果好,而且比较舒适、自然、维持时间较长;延迟皮瓣法外耳再造术不但耳再造效果好而且安全性高,所需时间短;耳软骨构建三角支架法综合鼻整形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更自然等优点,各项手术创新均发表了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均形成良好影响。
主要学术成果:承担课题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SCI20多篇,参编专著5部,参译专著2部,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院仁术科技奖、医疗新技术奖10项,其中“缺氧对瘢痕增生和萎缩成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获2012年度湖南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双弧线不对称Z字法矫正内眦赘皮”获2019年度湖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延迟皮瓣法耳再造术”获2022年度湖南省临床十大新技术奖及首届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创新奖三等奖,“眶隔法仿天然双眼皮成形术”获2018年全国首届眼整形“金刀赛”非修复类手术第一名,2023年度院医疗新技术奖一等奖、院仁术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获省卫健委“记功”6次,获院“十佳医生”“十佳科技英才”“十佳科技能手”“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主任”“优秀归国人员”“省医名医”等荣誉称号。
本文是李高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