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竑晓教授主编新书《中西医结合论治焦虑障碍》人卫社出版
由王彦恒名老中医主审,贾竑晓教授和康玉春博士共同主编新书《中西医结合论治焦虑障碍》出版。该书可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官网www.pmph.com查询,在线购书,也可在当当网购书。
焦虑障碍是现代社会人群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具有很高的患病率,有研究显示,其终身患病率为13.6%~28.8%,年患病率为5.6%~19.3%。焦虑障碍由于症状繁复、病程迁延、缺乏客观诊断指标等常导致患者多处就诊、反复检查、疑医惧药等,进而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下降,健康、社会关系、职业、家庭生活等多方面受损。他们经常因情绪相关的躯体症状,反复就诊于临床各科,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沉重负担。有调查显示,医疗资源利用率高的人群中,21.8%为焦虑障碍。虽然抑郁障碍由于较高自杀率备受大众关注,但焦虑障碍因较大的精神压力、多样的躯体表现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大众的重视。
中医药在中国有深厚的土壤,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早已融入到百姓的血脉之中,深受百姓喜爱,再加上恐惧西药的不良反应,相当一部分焦虑障碍患者常常会选择中医治疗,尤其是在疾病初期阶段。因此无论是中医还是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有必要对焦虑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中医古代文献中虽无“焦虑”这一病名,但其临床表现和“惊悸”“怔忡”、“灯笼病”“郁证”“百合病”“脏躁”“奔豚”等病有部分相似之处。中医对这些病有详细的论述,理法方药完备,值得学习借鉴,然而上述病证可能为单纯的精神因素,也可能是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这些临床表现只是焦虑障碍的部分症状,因此其所提出的治法能否完全代表和适应焦虑障碍的中医治疗值得进一步探究。临床中我们发现,将古代文献中记载治疗上述病证的方药,用于治疗焦虑障碍,有些情况下存在着不适应问题。如治疗“惊悸”或“奔豚”的方药有时候反而会加重焦虑障碍的病情,因此在现代焦虑障碍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体系中,进一步探索焦虑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方法,有重要临床意义。
焦虑障碍为精神科临床常见病,精神专科医院有诊断明确的轻、中、重度皆备的代表性病例资源,因此要想全面深刻地理解焦虑障碍的中医诊治经验,必须有来自于专科医院的有丰富临床实践的中医精神科专家的声音,然而目前尚无这样的临床专著。
王彦恒老中医是全国精神科唯一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有50余年的中医临床实践经验,在此领域已形成了经过临床验证的完整的学术思想,因此作为王老的学术继承人,有必要对王老诊治焦虑障碍的学术思想以专著的方式进行整理发表,以促进中医治疗焦虑障碍学术水平的提高,造福于广大的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
本书主要有两大部分,分为基础篇和临床篇。基础篇主要介绍和焦虑相关的中西医基础知识,内容包括焦虑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等,使读者对焦虑障碍这一西医疾病有一个基本的知识。中医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介绍了焦虑障碍的中医学术源流、中医对脑的一般认识、脑与五神脏、焦虑的关系以及脑神经系统的焦虑表现特征,后文在此基础上概括性地论述了焦虑障碍的中医诊治策略。这一部分丝丝入扣地完整介绍了王老治疗焦虑障碍的学术思想。临床部分主要介绍和焦虑相关的中西医相关病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西药、针灸和心理治疗,以及康复和饮食调护等。这一部分以突出中医临床疗效和讲究实用性为特色,有助于广大读者对焦虑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读者对王老治疗焦虑障碍的常用中药的理解,提高临床疗效。
本文是贾竑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