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高龄(95岁)患者结肠癌诊治经验
近期收治了一例超高龄耄耋老人结肠癌病例,结合病例给大家分享一下诊治体会。
病例简介及诊治难点:
95岁男性,因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就诊泌尿外科,行腹部CT检查发现升结肠占位,伴周围肠系膜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结肠癌(T4N2Mx)。
既往病史:COPD、BPH
行结肠镜检查提示升结肠占位,内镜不能通过,活检病理提示腺癌。
病人一般情况尚可,家属(女儿 72岁)及病人积极要求治疗。
完善术前常规化验检查未见肿瘤远处转移,心、肺功能评价及麻醉评估考虑病人可耐受手术。
治疗难点:
患者超高龄,麻醉、手术及术后恢复风险极高
手术难点:
肿瘤较大,局部分期偏晚,须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前提下尽快完成手术,缩短麻醉手术时间。
患者肥胖,BMI 30.5
经查房讨论及与家属交代病情,选择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手术过程顺利,用时较短,术中出血少量,术后病人第2天排气,第4天饮水,第6天进流食,拔除引流管,第7天半流食,术后第8天顺利恢复出院。
腹部CT
手术标本
病理结果
手术心得:
1、腹腔镜(微创)可将术野放大4-12倍,有利于更精准的进行操作,尤其对于已度过学习曲线的医师而言,精准的层面解剖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少创伤。
2、腹部切口的减小可降低手术对患者腹壁功能的影响,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对术后患者咳痰的影响。肺部感染是高龄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患者活动及咳痰受限。减轻疼痛、鼓励咳痰对高龄患者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3、腹腔镜右半结肠采用尾侧入路,有利于寻找正确的解剖层面,尤其对于T4期肿瘤,尾侧可直视下直接切除部分肿瘤侵及的Gerota筋膜,实现肿瘤精准切除。尾侧入路有利于根部血管的显露及处理,且万一术中出现意外如出血等需中转开腹,尾侧入路符合开腹右半结肠常规套路,有利于开腹后进一步操作。
4、高龄患者组织愈合能力较青年患者下降,肠肠吻合采用手工吻合安全性更好。
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腹腔镜(微创)带来这些优势的同时,二氧化碳气腹可能造成病人膈肌活动受限、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可能,若术前患者肺功能欠佳、术中患者氧合难以维持,需与麻醉医师及时沟通,必要时当机立断果断中转开腹,切不可为了微创而给病人造成更大创伤。
经验总结:对于高龄病人,腹腔镜也是可行的,对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但需要有经验的手术医师及团队协作。
本文是王鹏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