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臧旺福
臧旺福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仁医院 心血管外科

心脏血管支架越多,越容易再狭窄?这是怎么回事?

5830人已读

根据国人死因统计显示,心脏疾病高居第2位,仅次恶性肿瘤,平均每25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脏疾病,连续30年来,蝉联10大死因的第2或第3名,是现代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性很高,若未及时治疗,严重的话恐送命。

心脏的冠状动脉共有3条,包括左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以及右冠状动脉,负责供应心脏血流所需的氧气及养分,若有部分或完全阻塞时,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冠状动脉血流不通畅,最终会引发心肌缺氧甚而心肌坏死,使心脏无法搏出正常量的血液,甚至影响控制心律的传导系统,最终导致心律不整、心脏衰竭,或是心肌梗死而死亡。

心绞痛是因供应心脏血流的冠状动脉部分阻塞,心肌暂时性缺氧而造成,病患会感到胸骨下或心前区产生短暂性、阵发性疼痛,疼痛可能会辐射到左肩、左手臂的内侧,休息或服药后会缓解,但处于用力、情绪激动或暴寒冷的环境中,都可能促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常见症状有胸痛持续30分钟以上,或是胸部有压迫感,休息仍无法获得缓解。若以心导管检查发现,左主冠状动脉狭窄达50%或以上,或是任一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70%以上,就必须进一步评估接受置放心脏血管支架手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冠状动脉血管支架为环状金属网架,是将气球导管由手腕或鼠蹊部动脉引导至患部,利用气球扩张时撑开冠状动脉狭窄处,再将支架置放固定位置后取出气球,可以让血管保持一定的管径,减少血管壁回缩或血管剥离,显著增加血液流通量,以达到扩张血管、维持血管内血流的畅通的目的,能够有效减少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绞痛。根据统计,每次每位病患平均置放1-2根支架,多数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患,是否需要施行置放心脏血管支架,必须由专业医师评估决定,每个人的血管管径大小、结构形状,以及阻塞、狭窄程度都不尽相同,能够放置的数量也因人而异。除了可吸收生物血管支架外,一旦置入血管支架,将永久留在病患体内,约1~3个月后会被新生的血管内膜细胞覆盖,但涂药支架因支架表面的药物抑制细胞生长,因此,需要更久的时间。

为何置放心脏血管支架后,冠状动脉还是会阻塞?心脏血管支架对身体来说为外来物,可能引发血管组织产生反应,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在支架网状空间中生长出新的血管内皮组织,使原来狭窄处再度狭窄,加上三高病情若控制不当,以及年龄老化等因素,都容易使血管再次狭窄。目前心脏血管支架可分成传统金属裸支架与涂药支架,当气球扩张后支架放置于血管内,血管壁组织受到刺激,血管内膜各种细胞会增生,过度增生的结果会造成支架内再狭窄,使血管再度阻塞。

根据统计,裸支架的再狭窄机率高达25%,约有1/4的病患在半年内,可能再次发生冠状动脉狭窄;而涂药支架是在金属支架接触血管的表面涂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过度生长,但再狭窄的机率仍有15-20%。

因此,如果患者病变复杂,需要植入3个或以上支架,则发生再狭窄的概率会越来越高,治疗效果不好,应该通过冠脉搭桥手术来彻底解决问题。不停跳搭桥手术不需要体外循环,对人体打击较小,是高龄重症患者的最佳选择。

臧旺福
臧旺福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仁医院 心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