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怎么办?预防最关键
凉冬已至,寒风来袭,冻疮成了许多人的难题。对爱美的女性来说,是绝对容忍不了“萝卜手”、“苹果脸”的出现,这可咋办呢?
冻疮好发于长期处于低温环境,寒冷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潮湿、冷风的刺激可促使病情加重。尽管理论上在寒冷的北方是高发地区,但实际上在没有供暖的“南方”更常见。缺乏运动、鞋袜过紧、手足多汗及长期在外户外工作等也是冻疮的重要诱发因素。
冻疮最好发于手指和手背,足跟、鼻部和耳廓也可发生,两侧常对称分布。典型的皮损为局限性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表面紧张。触之较柔软,压之可褪色,压力去除后颜色逐渐恢复。
有时还见于大腿腿和臀部(深在性冻疮,又称寒冷性脂膜炎),最好发于美丽“冻人”忘穿“秋裤”的女性,过紧的牛仔裤也是诱发因素之一。
鉴别诊断
尽管冻疮容易诊断,但肢端青紫症、雷诺现象、冷球蛋白血症、冷凝集素综合征、股臀部血管炎、冻疮样狼疮和结节病也会出现类似的表现,千万不要误诊哦!
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部皮肤血管炎
冷球蛋白血症(图片来自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
冻疮样结节病
冻疮样红斑狼疮(图片来自UpToDate)
如果有以上可能性
则应该化验
血常规、冷球蛋白、冷凝集素、血清蛋白电泳、
抗核抗体(ANA)等
必要时活检病理
患有冻疮的人,冷了疼,热了痒,严重时出现红肿、刺痒无比,甚至溃烂,长久不愈。对于冻疮而言,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那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冻疮呢?
1.体育锻炼是预防冻疮最有效的方法。每天坚持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耐寒能力。
2.在遇冷时,围巾、手套、厚袜常穿戴,但千万注意勿穿过紧鞋袜,以防挤压双脚而影响血液循环。
3.常生冻疮者早保暖,有汗脚者避闷气,常穿的鞋常烘干,保持鞋袜干燥。
4.出现冻疮可以用温水(37-39℃)浸泡,但不要使用热水浸泡,易造成血液不能及时回流,而且如果有冻伤,还可加重组织损伤。
5.注意尽量不要吸烟,因为吸烟会影响肢端血液循环。
治疗措施
1. 大多数冻疮不需要治疗,注意保暖会自然痊愈。
2. 对于特别容易复发和严重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硝苯地平、烟酰胺等。
3. 亚红斑量的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常长冻疮部位,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4. 未破溃者可以外用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黏多糠乳膏、辣椒酊等,对冻疮恢复有一定帮助。已破溃者可外用抗菌素软膏。
除了冻疮,
寒冷还会引起冻伤、寒冷性多形红斑、浸渍足等,
一定要当心!
寒冷性多形红斑
浸渍足(图片来自UpToDate)
冻伤导致脚趾坏死(图片来自UpToDate)
作者:万梅,杨希川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医师简介:
杨希川,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疑难少见病研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毛发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委、重庆市皮肤性病学专委会委员等,为《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实用皮肤病杂志》及《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主编及参编专著14部,以第一和通信作者发表论文75篇,其中SCI收录16篇。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更多科普请关注
↓↓↓
新浪微博:@杨希川教授-皮肤科医生
本文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