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我的科普

宝宝,翻过来啊

发表者:颜华 人已读

依依,4月11天,妈妈发现,最近几天,每次把她往床上仰放的时候,她就会把身体偏向一侧,并努力地想往左边或右边翻,去够放在她身边的小红球、小摇铃,总是跃跃欲试,却不知道怎样才能翻动肢体,想翻翻不过去,动作也不到位,急得哇哇直哭。看到宝宝如此“勤奋”,妈妈很高兴,原来自家宝贝是在学翻身呢,她过去给女儿助了一臂之力,依依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翻过去了。可是依依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她似乎并不想依靠妈妈的帮助而实现翻身,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成功翻身的喜悦。依依妈妈心想:正常宝宝是怎么实现翻身的呢,多大的宝宝可自己翻身而不需要帮助呢,为什么我家宝贝不能翻身呢,在家里我该如何帮助她练习翻身呢?为此依依妈妈前来咨询医生,医生给予了解释和指导。

翻身是宝宝在婴儿时期建立的第一个移动手段,能使宝宝随意变换自己的体位,是非常有意义的初步运动。宝贝可以自己翻身看一下自己的后面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这样一个新奇的世界对他来讲是很有吸引力,可以扩大他的视野和接触范围,可以很好地刺激宝宝脑细胞发育。宝宝学会翻身,代表着宝宝的骨胳、神经、肌肉发育更加成熟。

那么,正常宝宝是如何实现翻身的呢?翻身和抬头关系密切,正常宝宝开始翻身时要先抬起头来。仰躺着时宝宝两只脚向上方抬起,以后向翻身方向扭转,这样下半身呈侧位,上半身抬起,产生了上半身与下半身之间的扭转运动。上半身连带骨盆而转成侧位,用身体下侧的手支撑起上半身,头也向垂直方向用力,头先垂直扭转连带上半身,接着下半身回转,全身便变成趴的姿势了,就完成了翻身。

一般来说,宝宝到了3个月,大多都能从仰卧翻到侧卧,4个月就可以翻成趴的姿势了,所以俗语说“三翻七坐八爬”。其实,宝宝翻身的具体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宝宝可能3个月就会翻身,而有的宝宝可能跳过翻身直接开始学习爬行,通常最晚不能晚于7个月。另外,宝宝翻身也受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较胖的、平时衣服穿着过多的、运动少的宝宝都会较其他宝宝滞后,所以家长不要太过心急,要给宝宝机会。

既然翻身这么重要,那宝宝实现翻身的条件是什么呢?有一些父母发现自己的宝宝脑袋竖得稳、脖子立得住、手臂和腰都很有劲的时候,就会期待着“宝宝是不是快翻身了!”真的像宝妈们想的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实现翻身所需要的“软硬件”吧。

首先,具备控制头部和保持对称性姿势的能力。也就是说宝宝抬头很好、竖头很稳,仰躺着的时候脑袋能保持中立位、身体是对称的。

其次,趴着时出现肘(手)支撑的能力。这项能力对于宝宝头颈部及双上肢的功能发育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翻身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三,趴着时能控制体重的左右移动。能用一侧肘或手支撑而抬起另一侧上肢,这说明宝宝的身体重心发生了变化,是翻身动作形成的一个基础。

第四,具备头颈躯干的控制能力。也就是说,在宝宝完成翻身动作的过程中,能够控制自己的头部和保持身体直立的状态,让翻身动作更加有力。

第五,具备腰背部回旋的能力。在翻身的过程中腰背部的回旋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腰背部不能回旋,翻身的姿势将会比较僵硬,看起来整个身体就像是滚木头一样“滚”过去的,动作不协调。

第六,具有翻身的欲望。也就是说宝宝在仰躺着的时候能够有目的地玩耍,有翻身移动的目的与欲望,这是较重要的一点哦。

知道了宝宝翻身应该具备的“软硬件”后,那么,年轻的宝妈们,在家中如何给宝宝进行翻身训练呢?

逗引翻身法:把宝宝仰躺在床上,宝妈可以拿玩具去逗他,在宝宝想伸手去拿玩具的时候,宝妈首先要把玩具放在宝宝可以拿到的地方,等宝宝被吸引过来并转动身体的时候,宝妈就可以把玩具拿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直至宝宝顺利翻身。这时别忘了给宝宝以鼓励,将玩具作为奖励的手段给他玩哦。

上肢帮助翻身法:宝宝仰躺在床上的时候,宝妈可以把宝宝的两只手打开,平放在床上,然后拉住宝宝的一只手向另外一只手靠近,给宝宝一点辅助力量,让宝宝的下半身翻成趴的姿势。

下肢帮助翻身法:首先让宝宝仰卧躺在床上,宝妈轻轻握住宝宝的两条腿,让宝宝的两条腿呈一个交叉的姿势,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宝妈可以用一只手轻压宝宝一边的屁股(即进行肌肉注射的位置),另一只手握住宝宝交叉在上面的那一条腿的踝关节位置而往后轻轻拖引,辅助一点力量使宝宝的上半身自然地扭过去,变成趴的姿势。

浴巾帮助翻身法:将宝宝仰卧放在浴巾上,由宝爸宝妈分别握紧浴巾的4个角,将宝宝整个兜在浴巾里,抬离床面,然后宝爸宝妈依次将一侧抬高,另一侧放低,形成一个45°左右的斜度,让宝宝顺着这个斜度翻身。切记在训练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并要握紧毛巾角,注意安全。

一不小心,“秀”了这么多翻身“功夫”,年轻的宝妈们,还等什么,陪宝宝操练起来,让你的宝宝早日翻身“自主”,看看后面的精彩世界哦!

本文系颜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颜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