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上的“筋”断了怎么办?
手外科门急诊常常听到患者说:“我的手指动不了,是不是‘筋’断了。”,人们常说的“筋”断了其实是手部的肌腱断裂,如果断裂的肌腱没有及时修复或重建,就会出现一些典型的畸形,如伸肌腱中央束断裂导致手指肌腱的生物力学改变就会出现“纽扣指畸形”;伸指肌腱(Ⅰ区)抵止处损伤,不仅可以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屈曲,其近侧指间关节可继发过伸畸形,这种畸形也称为“锤状指畸形”。
锤状指畸形
手部的肌腱无论是开放性损伤还是陈旧性损伤都需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开放性损伤的修复原则是尽量一期修复、肌腱缝合在力学上牢靠、早期有控制的活动防止肌腱粘连。屈肌腱和伸肌腱断裂伤缝合后一般需佩戴支具或石膏托3~4周,在不同的部位的肌腱断裂伤由于解剖结构的不同疗效也不一致,如屈肌腱Ⅱ区也称“无人区”,在此部位肌腱断裂缝合后常会在术后出现肌腱粘连需二次手术松解。近些年,由于具有抗张能力强的缝合线出现以及缝合方法的改进,为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可能,早期在有支具控制下活动,防止肌腱粘连,收到很好的疗效。
保守治疗
佩戴支具
临床上一般认为损伤超过3周就定义为陈旧性肌腱断裂伤,常需要手术治疗,陈旧性肌腱断裂伤后肌腱及肌腹会出现变性或萎缩,术中需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直接缝合或肌腱转位重建。“纽扣指畸形”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不仅要恢复损伤的中央束的功能,同时也要松解挛缩的组织,手术也是越早越好。
术后肌腱粘连怎么办?
任何原因损伤的肌腱缝合后都会发生肌腱粘连,所以预防肌腱粘连也是非常重要,包括手术切口的设计、术中的无损伤操作、肌腱缝合方法、术中的止血以及在支具下有控制的早期功能锻炼等等。当然,肌腱缝合后出现肌腱粘连也可二次手术做肌腱粘连松解,一般是在功能康复治疗后肌腱粘连仍未缓解者,在术后5个月后可行肌腱粘连松解。
本文是罗小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