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郑薇 人已读
原创: 甲状腺书院
【引言】
对人群中尿碘浓度的监测一直是国内外专家重点关注的问题,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妊娠期妇女及其胎儿更易受此影响。食盐加碘是补充碘的方式之一,其易受到监管,使碘的供应更为稳定。
中国已实行全民食盐加碘政策 20 多年,而美国则没有强制要求食盐加碘,这对中国与美国人群中碘的情况会产生何种影响?在「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成立周年暨第三届同济大学甲状腺疾病国际高峰论坛」上,来自美国的 Elizabeth Pearce 教授和来自中国的滕卫平教授分别就美国和中国人群中碘与甲状腺的研究进行了分享。
【美国碘摄入缺乏的担忧】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严重缺乏碘的情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但碘缺乏状态仍然存在。多项研究已经证实,碘缺乏会造成孕妇的多种产科并发症,提高流产的风险,增加围产期死亡率,甚至增加胎儿的死亡率。此外,早期碘缺乏也会对儿童的神经发育和智力产生影响。
Elizabeth Pearce 教授指出,美国是世界上第二个采用加碘盐的国家。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美国对碘的状态进行过全国调查,调查的尿碘浓度为 320 μg/L,当时人们并不担心碘的缺乏。而在 20 世纪 90 年代第三次全国健康营养调查发现,碘摄入状况相比 20 年前少了 50% 。
在美国妊娠妇女的尿碘浓度调查中发现,从 1970 年到 1990 年碘摄入有大幅度的减少,此后的相关调查中,妊娠妇女的尿碘中位数皆保持在标准值附近甚至低于标准值,这表明美国妊娠妇女出现了碘缺乏的状态。6 ~ 11 岁儿童的尿碘浓度调查也与成人的数据相同,70 年代早期碘摄入高于推荐区间,随后降至 200 ~ 300 ?g/L。
Elizabeth Pearce 教授指出,目前在美国,乳制品是碘的主要来源。美国的加碘盐是商家与生产者的自愿行为,没有立法的支持,而加碘食盐也没有标准,并不能提供稳定的碘摄入量。根据相关调查,美国饮食中 77% 的盐来自餐厅或加工食物,通常没有碘化处理;11% 的精制盐在烹饪时加入,53% 的精制盐的碘化浓度是 60 ~ 100 ppm;而 50% 的育龄妇女从不使用精制盐。此外,美国有很多人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他们从来不吃任何动物或动物制品,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尿碘浓度很低。
由此,Elizabeth Pearce 教授对美国人摄入碘的情况表示担忧,虽然目前美国人口的碘摄入量是足够的,但是大多数人的碘摄入来源未经规范,这很有可能导致大范围的孕期女性缺少碘的正常摄入,而相关研究也证实了美国人口中出现了孕期女性轻度碘缺乏的状况。
【中国加碘 20 年成效显著】
自实行全民食盐加碘至今,1996 ~ 2017 年经过国家两次调整标准,目前我国处于碘充足状态。在全国 31 省流行病学调查(TIDE) 结果中,学龄儿童 MUI 为 199.7 ?g/L,而成人 MUI 为 180.4 ?g/L。与 20 年前相比,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临床甲减、甲状腺肿的患病率显著下降;亚临床甲减、AIT 和甲状腺抗体轻度升高。
滕卫平教授重点分享了 TIDE 研究中碘摄入量与甲亢、甲减和甲癌的相关结果。他指出,研究结果提示碘缺乏和碘过量都是甲亢危险因素,Graves 病的危险因素则仅为碘缺乏;临床甲减与碘缺乏相关,但碘的摄入量增加并不会影响临床甲减的患病率,而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则会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而提高。此外,滕教授特别强调,自身免疫亚临床甲减与 UIC 分层无关,非自身免疫亚临床甲减则与 UIC 分层相关。在 TSH 与甲状腺癌的研究中,滕教授指出 TSH 浓度是分化型甲癌的独立危险因素,TSH 受体参与甲状腺癌 BRAF 突变。
【碘摄入量仍需重点关注】
无论是 Elizabeth Pearce 教授还是滕卫平教授的演讲中,都提示应当注意人群中碘摄入量问题。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的碘摄入量不同,而妊娠妇女及其胎儿受碘缺乏和碘过量的影响最大。美国目前没有统一强制要求食盐碘化,因此对于轻度碘缺乏妊娠妇女,Elizabeth Pearce 教授建议补充含碘的产前多种维生素。
滕卫平教授根据 TIDE 相关研究也总结道:我国目前是碘营养充足的国家,已经达到控制目标,而且二十年的 USI 没有增加我国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亚甲减患病率增高与 TSH 水平升高有关,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无关,高 TSH 血症的后果和危害需要继续研究;碘缺乏的危险超过碘过量,所以控制甲状腺疾病需要坚持 USI 政策。此外,由于研究中发现成人的 AI 组和 MAI 组的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没有显著差异,滕教授在建议将成人的 AI 组和 MAI 组合并为碘充足组(AI),此举也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碘营养,特别是妊娠妇女的碘营养。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