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万兵 三甲
万兵 主任医师
南京市江宁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重磅|布洛芬会直接对生殖系统造成伤害!

2892人已读

重磅|布洛芬会直接对生殖系统造成伤害!怀孕时吃了两颗布洛芬,孩子还能要吗?

来源|转化医学平台、丁香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经“肿瘤”综合整理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目前,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 FDA 共同推荐的儿童退烧药,是公认的儿童首选抗炎药,同样的布洛芬也是成人镇痛药中经典且高效的药物。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同时有报告称:布洛芬是孕妇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使用量高达 28%。

但,全世界最知名的生殖医学期刊之一Human Reproduction上曾发表了一项研究:布洛芬会穿透胎盘屏障,直接对女性胎儿生殖系统造成伤害!

布洛芬,真这么可怕吗?

Human Reproduction原文大意如下:

如果孕妇在妊娠的头 24 周服用止痛药布洛芬,那么她们女儿卵巢中的卵细胞数量可能就会减少。在胎儿发育至关重要的前三个月内,布洛芬会使女性胎儿的卵泡数量显著减少,而卵泡会形成卵细胞。这些生殖细胞要么死亡,要么无法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Part1

SéverineMazaud-Guittot认为:女性胎儿的生殖寿命将直接取决于其在胚胎时期所储备的卵泡数量,多少早已定好,从而决定了其成年后的生殖能力。如果在刚刚出生卵泡储备不足将导致生殖寿命缩短,以及会在出生几十年后出现过早绝经或不育的情况。

事实上,胎儿体内的卵泡并非在妊娠前三个月就发育完成,布洛芬使用的时间较短,其所造成的影响卵巢可以恢复。而这个较短的度大概是多少时间呢?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在孕期的前三个月中,胎儿的卵巢与布洛芬接触2至7天就会造成生殖细胞储备显著降低,而且无法完全从损伤中恢复。显然这个时间的下线也不是长,许多使用布洛芬的时候,都可以打破这个下线时间。这表明,女性胎儿长期接触布洛芬会对她们未来的生育能量产生长期影响,使得人们对女性在怀孕前24周服用布洛芬产生了担忧。这些发现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怀孕期间要慎重使用布洛芬。

大约有30%的女性在怀孕的前三个月中会使用布洛芬。这种情况带来的风险和伤害无法当下就明确,然而对于健康负责的态度,还是不用的为好。

Part2

布洛芬的这种影响,到底是怎么样被证实的?

Mazaud-Guittot博士和同事们通过合法的终止妊娠获取了发育了7至12周的人类胎儿,并且取得了孕妇的同意。之后他们在实验室中培养了这些卵巢组织,部分卵巢组织暴露在布洛芬中作为实验组,而另一部分组织则作为对照组。他们总共分析了185个胎儿样本。此外,研究人员还测量了脐带血中的布洛芬含量以分析胎儿所接触的布洛芬剂量。

他们发现,布洛芬能够越过胎盘屏障。Mazaud-Guittot博士说:“我们发现,在手术之前2至4个小时中服用800mg(相当于4片200mg的药片)布洛芬的孕妇的胎儿脐带血中的布洛芬浓度与成年人血液中的浓度相近。简单的说,胎儿所接触的布洛芬浓度与他们的母亲相同。所以,我们使用与在成年人血液中相似的布洛芬浓度在实验室中对卵巢样本进行测试。”

与没有接触到布洛芬的胎儿组织相比,暴露于10μM(微摩尔)浓度的布洛芬中的卵巢生殖细胞的数量下降了一半。

她们发现,接触布洛芬之后卵巢中的细胞生长和分裂变少,但是细胞死亡却蛮多,生殖细胞的数量显著下降,无论胎龄多大。接触10μM (微摩尔)浓度的布洛芬七天会对卵巢产生显著影响,在试验开始两天之后我们就发现了细胞死亡。在移除布洛芬五天之后,这些有害的影响仍然没有消除。

这是首次针对布洛芬对女性胎儿卵巢组织影响的研究,也是首次证实了布洛芬会在妊娠早期可以越过胎盘屏障的研究。

最明智的建议是遵从目前的建议,在怀孕的前24周内,扑热息痛是比其他抗炎药物更好的选择,而在怀孕24周之后就不应该再使用了。当然,还是要根据个体情况听取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和安排。

在未来的研究中,Mazaud-Guittot博士和同事们决定扩大这项研究的持续时间和人群范围,并且,他们想要探索这其中具体的机制,更明确和清晰的展示布洛芬对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虽然这项研究已经证实了布洛芬对于卵泡细胞的伤害,然而,在现阶段,我们还无法确定女性胎儿卵巢中的卵泡数量减少是否一定会导致她们在30年之后出现生育问题。目前这只是一种推测,还需要对在怀孕头三个月中服用布洛芬的女性的女儿进行追踪研究。

如果你认为布洛芬仅仅是对女性造成伤害,那么这种观点或者为时过早。

Part3

无独有偶,近日,在PNAS上布洛芬同样对男性的生殖系统造成伤害。

来自丹麦和法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长期定期服用止痛药布洛芬或会让男性患上一种名为补偿性腺机能减退的疾病。

他们给予志愿者布洛芬,同时监测参与者机体激素水平和精子的产生情况。

研究的具体对象是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31名男性,让这些参与者每日摄入600毫克(3片)的布洛芬,持续6周时间,其他志愿者则给予安慰剂进行对照研究。

仅仅只有两周,所有患者机体中的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增加了,机体能够利用促黄体生成素来调节睾酮的产生,该激素水平的增加提示布洛芬或许会诱发睾丸中特定细胞出现问题,从而抑制睾丸产生睾酮,进而抑制精子的产生;

不排除这种改变或会通过产生更多的其它激素来促进脑垂体产生反应,从而也会驱动机体产生更多睾酮,最终导致机体睾酮的水平保持不变,但机体却会处于过分紧张状态来补偿布洛芬所产生的有害影响,这种状态就称之为补偿性腺机能减退。

这种补偿性的伤害暂时不会引起男性对于自己生殖系统的恐慌,但是这种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大深度和广度,因为并不能排除长时间的使用布洛芬也许也会像对女性胎儿那样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永久的损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项研究提醒着男性,在使用布洛芬的时候要注意合理的时间和剂量。

按上述研究来说,妊娠期服用布洛芬,对女婴、男婴、孕妇都有可能造成伤害。布洛芬真这么可怕吗?

怀孕吃了布洛芬,孩子还能要吗?

1. 受精后 2 周内(停经 4 周内)

受精后的 2 周内(停经 4 周内),药物(即所有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

  • 全:表现为胚胎早期死亡导致流产;

  • 无:表现为胚胎继续发育,不出现异常。

所以,停经 4 周内服药对孕妇而言,影响并不大。

2. 受精后 3~8 周(停经 5~10 周)

这个时期被称为「致畸高度敏感期」,其中,神经组织为 15~25 天;心脏 20~40 天;肢体 24~46 天;眼畸形 24~39 天;外生殖器 36~55 天。

研究表明,妊娠 56 天以后,较大剂量使用解热镇痛药,可致胎儿智力障碍和主动脉导管早期闭合,出现死胎,所以服用解热镇痛药的剂量多少是致畸的关键。弱剂量微乎其微,孕妇不用太过焦虑。

3. 妊娠(停经)30 周

布洛芬在 FDA 妊娠用药分类:妊娠 30 周前为 C 级,30 周后为 D 级,不是国内文献常说的 B/D 级。

C 级定义: 在动物的研究中证实对胎儿有副反应(致畸或使胚胎致死或其他),但在妇女中无对照组或在妇女和动物研究中无可以利用的资料。药物仅在权衡对胎儿的利大于弊时给予。

D 级定义: 对人类胎儿的危险有肯定的证据,但尽管有害,对孕妇需肯定其有利,方予应用(如对生命垂危或疾病严重而无法应用较安全的药物或药物无效)。

FDA 妊娠分级在 8.1 Pregnancy 中有如下描述:

Teratogenic effects - Pregnancy Category C prior to 30 weeks gestation; Category D starting at 30 weeks gestation。

孕妇是在 30 周前服药,对胎儿影响不大。在 30 周后服的药,相对影响要大些。

妊娠期能不能用布洛芬?

还得看说明书!

  • 避免在孕晚期使用,布洛芬会导致胎儿动脉导管过早闭合,引起肺动脉压和右心室压力增高,还会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

  • 不建议备孕女性使用,可影响生育。

  • 避免在孕 30 周后使用,如果已经服用,应注意查 UCG 监测动脉导管状态。如果对于复杂性的或者 UCG 不确定的情况,需要做造影确诊。

诚如@药崽所言,其实无论什么时期,小剂量服用(如 2 片)布洛芬对胎儿几乎没有影响。

临床上,解除孕妇心里阴影才是重中之重,否则孕妇的焦虑情绪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或异常。

妊娠期发热,还能药物退热吗?

CDC 妊娠期退热建议

总体来说,相对于其他 NSAIDs 类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是妊娠期退热镇痛的最佳选择。

与此同时,目前的研究表明,哺乳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安全的。

但是在没有其他更多的研究结果出来之前,仍然应该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哺乳期」能药物退热吗?

早期的对母乳中布洛芬浓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布洛芬在母乳中的浓度几近于零 。

最新的试验表明哺乳期妇女口服 400~1200 mg 的布洛芬,婴儿一天内从母乳中获得的布洛芬大约为 68 μg/kg/d,仅相当于儿童剂量的 0.2%。

所以,对于哺乳期妇女,在哺乳期间使用布洛芬是安全的,是可以正常哺乳的。

同样,对乙酰氨基酚虽然能够进入母乳,但是婴儿从母乳中获得的对乙酰氨基酚仅相当于其母体剂量的约 2% 。并且由于新生儿体内主要 CYP 450 酶的含量低,导致其体内的对乙酰氨基酚更难转化为肝毒性代谢物,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肝毒性在新生儿中更加少见。

参考文献:

1.Anthony Shanks,Drugs in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A Reference Guide to Fetal and Neonatal Risk, 10th Edition,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System Pharmacy July 2015, 72 (14) 1239;

2.Ofori B, Oraichi D, Blais L, et al. Risk of congenital anomalies in pregnant users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J]. Birth Defects Res B Dev Reprod Toxicol, 2006, 77(4):268-279.

3.Nezvalováhenriksen K, Spigset O, Nordeng H. Effects of ibuprofen, diclofenac, naproxen, and piroxicam on the course of pregnancy and pregnancy outcom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2013, 120(8):948–959.

4.Alano M A, Ngougmna E, Jr O E, et al. Analysis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 meconium and its relation to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J]. Pediatrics, 2001, 107(3):519-23.

5.British Medical Journal Publishing Group. Risk of adverse birth outcome and miscarriage in pregnant users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population based observational study and case-control study.[J]. Bmj, 2001, 322(7281):266.

6.Leverrierpenna S, Mitchell R T, Becker E, et al. Ibuprofen is deleteriou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rst trimester human fetal ovary ex vivo.[J]. Human Reproduction, 2018, 127(6):2106.

7.Maamar M B, Lesné L, Hennig K, et al. Ibuprofen results in alterations of human fetal testis development[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44184.

8.Townsend R J, Benedetti T J, Erickson S H, et al. Excretion of ibuprofen into breast milk[J].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984, 149(2):184-6.

10.Feldkamp M L, Meyer R E, Krikov S, et al. Acetaminophen use in pregnancy and risk of birth defects: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Birth Defects Prevention Study.[J].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10, 115(1):109-115.

11.Rebordosa C, Kogevinas M, Horváth-Puhó E, et al. Acetaminophen use during pregnancy: effects on risk for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08, 198(2):178.e1-178.e7.

12.Thompson J M, Waldie K E, Wall C R,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acetaminophen use during pregnancy and ADHD symptoms measured at ages 7 and 11 years[J]. Plos One, 2014, 9(9):e108210.

13.Liew Z, Ritz B, Rebordosa C, et al. Acetaminophen Use During Pregnancy,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Hyperkinetic Disorders[J]. Jama Pediatrics, 2014, 168(4):313.

14.FDA 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 FDA has reviewed possible risks of pain medicine use during pregnancy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ucm429117.htm

15.Montgomery A; Hale TW; Academy Of Breastfeeding Medicine Protocol Committee. ABM clinical protocol #15: analgesia and anesthesia for the breastfeeding mother.[J]. Breastfeeding Medicin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Breastfeeding Medicine, 2012, 7(6):547-53.

16.Sachs H C, Drugs C O. The Transfer of Drugs and Therapeutics Into Human Breast Milk: An Update on Selected Topics[J]. Pediatrics, 2013, 132(3):e796


来源|转化医学平台、丁香园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肿瘤”综合整理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小编微信:txh272151401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万兵
万兵 主任医师
南京市江宁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