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好大夫在线

医学科普

为腹透透析“正名”:你真的了解吗?

人已读

已经不止一次在各大媒体看到对腹膜透析歪曲的报道,就连在老家的老爸也来和我诉说尿毒症患者是因为穷才自己在家里做腹透,言下之意腹透是很不安全的,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当时除了赶紧给老爸扫盲之外,也没多想。时隔1年多,最近又在朋友圈看到某大网站对腹透的歪曲报道,大体讲的是一尿毒症患者在上海某大医院因为治疗花了大量的金钱,没有办法才选择自行在家做腹透。其实,腹透是一项很安全和先进的治疗方式,下面就请浙大一院的“肾斗士”们来给大家科普腹透的安全性和优势。

何为腹膜透析?

腹膜是覆盖于腹、盆腔壁内面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它面积很大,具有强大的物质交换功能。主要通过手术将一根导管植入腹腔,每日定时通过导管将配置好的腹透液灌入腹腔,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血液之间通过腹膜进行溶质和水分的交换和运转,然后再定时排出废液更换新的透析液,以达到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的目的,这就是腹膜透析。它和血透一样都是尿毒症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

误区一:腹膜透析是不安全的?

腹透虽然是一种居家治疗方式,操作不复杂,但是必须在正规的医院通过手术植入腹透管,经过医院专业培训,掌握腹透操作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且考核合格后才可以自行回家操作。一般腹透中心和患者之间会建立双向联系,腹透中心会定期电询问患者居家腹透情况,患者遇到并发症或者疑难问题可以电话联系腹透中心,根据患者情况,腹透中心会要求患者1~3月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化验结果及时调整腹透方案和用药情况,预防和治疗各项并发症,还会定期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所以腹透是很安全的,源于腹透有很完善的培训体系和管理团队。

误区二:腹膜透析效果差?

许多人认为腹膜透析的效果要明显差于血液透析,抱有这种陈旧想法的人中甚不乏一些肾内科医生。其实随着腹膜透析技术、腹膜透析液以及腹透管理模式的发展和改进,腹透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已有显著提高。据欧洲和美国最新研究数据显示,腹膜透析的长期生存率不劣于血液透析,并且已有超过血透的趋势;早期做腹透的患者改成血透后其长期生存率也要明显高于从血透转到腹透的患者。在中国,腹膜透析也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选择腹膜透析的患者不断增加。浙江省腹膜透析人数已占到全部透析人群的25%左右,并且腹透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与血液透析相似。所以,种种证据表明腹膜透析效果不比血液透析差。

误区三:腹膜透析是穷人做的?

如果尿毒症患者有相对较好的残肾功能和相对较低的肌酐,那么腹透可能1天只做1~3袋,在相同的医保条件下,这样的患者做腹透比血透省钱,所以临床上会有医护人员对经济相对差的患者建议做腹透,但并不意味腹透是绝对省钱的,更不能说腹透是穷人做的。因为当患者一天做4~5袋腹透时,在相同的医保条件下,腹透和血透的费用是相当的。如果患者选择做自动化腹透机器,那么费用可能还高于血透,当然生活质量也是相对提高的。在欧美、中国的香港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地区,腹透的比例都相当高,因为腹透操作灵活,生活质量高。

腹膜透析有什么优势?

1、腹透不需要建立血管通路,不需要应用抗凝剂,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2、腹透是居家治疗,比较方便,操作简单,时间灵活,节省去医院的时间和费用;

3、由于血流动力学稳定,腹透更好的保护残肾功能;

4、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比血透好;

5、腹透不需要把血液引出体外,避免交叉感染某些传染病,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同时减少血量浪费,避免加重贫血的发生。

6、血液动力学稳定,心血管影响相对小;

7、因为不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对血管条件差的肾友有优势。

什么人更适合做腹膜透析?

1.老年人、婴幼儿、儿童。因腹膜透析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小又不需行血管穿刺,容易被老年人、儿童接受。

2.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反复低血压、顽固性高血压等心血管状态不稳定或有心脑血管疾病史患者。

3.血管条件不佳或反复动静脉造瘘失败的患者。

4.胃肠出血、颅内出血、颅内血管瘤等凝血功能障碍伴明显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患者。

5.有残余肾功能的患者。

6.需要白天工作、上学的患者。

7.交通不便的农村偏远地区的患者。

长期腹膜透析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8.定期随访非常重要:随访是腹透中心根据医疗、腹透后患者的病情需要,与出院后的患者保持联系、预约患者定期来医院复查、对患者的病情疗效、发展状况继续进行追踪观察所做的工作。患者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预防和处理;

9.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严格要求自己,遵医嘱服药;

10.科学饮食:控制水盐,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

11.规范腹透操作,预防腹膜炎;

12.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血磷、血钙,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13.积极回归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