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岁阿姨自己说长了新牙
检查发现是下颌第三磨牙(立事牙),拔还是不拔?要拔怎么拔?
哈尔滨2019年1月的一个周一,我在第一医院口腔科出门诊,迎面走来一位慈祥的阿姨,谈吐、衣着朴实,表达清晰流利,被疾病困扰的眼神,在瞬间被我捕捉,我请阿姨坐下,开始问病史和症状。阿姨清晰的表达着自己的困扰:“新镶的一口活动假牙,刚戴几天就发现黏膜疼,假牙也活动,找了镶牙医生,则建议她来找我拔牙”。
接诊后,查体:左侧下颌磨牙后垫前端,牙龈稍有红肿,小面积溃疡,扪诊粘膜下质地较硬,略有疼痛。
考虑阿姨70周岁,不想让她那么遭罪,立即请口腔修复专科医师会诊,修复科医生则讲的很客观,很理性,出了不拔掉的保守方案---截断智齿上部部分假牙,但不能保证假牙戴上一定稳定舒适。
阿姨退休前是我们当地知名小学校的老师,理解力也很好,立即作出让我“头痛”的决定,拔牙,还跟我讲了一个道理---解决问题就要彻底。

进入拔牙程序后,立即启动术前评估。
1:心电图---心内会诊---心脏彩超---心内评估,心脏无明显异常。
2:血常规,凝血4项,肝功、肾功,指标超级好。
基础评估结束
部分拔牙照片




牙拔出术顺利,手术时间15分钟。
浅谈几点感悟:
1:术前阅片高度怀疑的左下智齿的近中牙根,与神经管粘接紧密。---术后证实的确如此。
2:年纪超过50岁的患者拔下颌智齿,智齿与骨质粘连十分紧密。牙周膜几乎消失---解决,尽可能解除阻力至牙冠颈部以下,或更多。
3:牙脱位通道,在这种情况下,未尝不可采用舌侧脱位法则,以保护舌神经的相对安全。
4:密切观察术后状况,强调抗炎对症治疗。术后随访。
随访记录:


电话随访,很重要,面诊当然是最好。
所以,今后建议医生朋友们,可以有更多的手术经验。建议患者朋友们,老年人拔牙不可怕,但是,尽可能采用保守治疗。最后,拔智齿是手术,不是简单的拔牙操作,需要谨慎对待。
本文是贾宝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