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需防低温烫伤
新年伊始,元旦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瑞金医院烧伤科一天的门诊量就打到了600,其中不少患者都是因为低温烫伤来就诊的。
低温烫伤是相对于高温、火的烫伤而言的,比较特殊,一般温度在50-60℃,热水袋、“汤婆子”,还有拔火罐、艾灸等是引起低温烫伤的主要原因:
有些人群比较容易被低温烫伤,建议不要用热水袋、“汤婆子”;如果用,温度最好不要超过42摄氏度左右(防低温烫伤的同时,还应该防热水袋破裂所致的高温烫伤)
1️⃣ 有些女性总是手脚冰凉,晚上睡觉时并不觉得热水袋、“汤婆子”的温度高,入睡后不知不觉中就被烫伤了;
2️⃣糖尿病患者、老年人、静脉曲张患者对温度不敏感,也容易被烫伤
人的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浅层和深层),低温烫伤如同文火炖汤一样,热量慢慢渗透到深部, 伤及真皮组织。换药的时候看到的液体渗出,其实是被破坏的组织的溶解液;直到出现肉芽创面(粉红色),这个过程长达1-2月。然后再过数周甚至更长时间完成上皮过程,才算是痊愈。整个病程可以维持1月到数月。
低温烫伤后出现水泡,如何处治得看接触致热源的时间
时间不长,烫伤的深度一般相对较浅,保守治疗换药即可;
如果时间长、面积大,一般建议手术:
1️⃣局麻下切除坏死组织,凭借精细的缝合技术,并配合术后随访,一般不会留下明显疤痕;
2️⃣植皮术(适用于大创面)
如果出现水泡却不予重视,未加处治,则会使创面加深、发生感染
被烫后(无论高温还是低温)最关键的是要祛除致热因素。正确的做法是
用冷水冲(冬天可用冷开水浸)20分钟,以降低体表温度、促进血管收缩、减少渗出和水泡、减轻延缓烫伤程度;
不在被烫处涂抹任何东西(包括红药水、紫药水,牙膏,酱油,老鼠油等。涂抹东西可能会缓解疼痛,但治不了烫伤,还会掩盖病情);
不要直接用冰块敷,以免造成新的“冻伤”(但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冷敷)
一般来说
2周内愈合的创面一般不会留疤;
3周以上愈合的创面可能会留疤,一定要找专科医生进行疤痕处治
烫伤后,除了可能留疤,也会引起色素沉着(局部色素分布不均匀)。瑞金医院烧伤科的专家不仅治烧(烫)伤,还治烧(烫)伤后的疤痕和色素沉着,让创面看起来更美观
治疗疤痕和色素沉着的方法包括
1️⃣饮食忌辛辣食物和可能引起过敏的特殊海鲜;
2️⃣避光(一般需要3个月);
3️⃣涂抹外用药(预防疤痕增生);
4️⃣配合整形(采用激光等光电辅助治疗手段)
遇到烫伤(任何的热力灼伤)请记住“四字口诀”
1️⃣“脱”(暴露创面);
2️⃣“冲(敷)”(冷水20分钟);
3️ “盖”(干净毛巾覆盖创面);
4️⃣“送”(医院就诊)
友情提醒,预防烫(烧)伤,一定要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岁左右的孩子,要特别提防他们抓放在高处的水杯、热水瓶等,造成颈面部、四肢、前胸等的烫伤;
要防范煤气爆炸造成的烧伤(接口处密封不好引起煤气泄漏,点火/开灯后引起爆燃,会造成大面积烧伤。建议家中安装煤气泄漏报警装置);
老年人做饭时要防油烟燃烧;
吃火锅添加酒精,一定要先关火再添加酒精
本文是乔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