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底大可 三甲
底大可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中西医结合皮肤科

秋冬季瘙痒,防护大于治疗

1515人已读

一到秋冬季,很多人就会浑身东痒西痒,看表面只是少许淡红斑、脱皮,吃药擦药有时效果也不佳,这究竟是什么病?该如何化解呢?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底大可医生说,“这是乏脂性湿疹,跟天气干燥有关,秋冬出现或加重,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发病规律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好发于体型偏瘦或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因为他们气血津液不足,加之秋冬季天气干燥,皮肤失水增加、濡养减少,导致皮肤干裂、起皱,皮神经失去保护、裸露在外,受到一点点刺激,如淋水、吹风、温度变化等,变得异常敏感,就会出现刺痒、刺痛等不适。

发病最常见于远心端,因为远离心脏部位容易供血不足,特别是肌肤薄弱的胫部,供血不足加之循环较差,更易导致肌肤失养,从而发生本病,治疗也最顽固。

治疗方法

乏脂性湿疹属于湿疹一种,但跟具有渗出倾向的普通湿疹不同,前者多表现为干燥,并且贯穿本病发病始终,因此,治疗上也不能像一般湿疹一样——仅是口服抗组胺药止痒或外用激素抗炎,保湿是重中之重,并且也是需要贯穿治疗始终,甚至对有些轻症,单纯保湿即可,口服药及其他外用药都可以作为次选。

防护是关键

保湿剂的选择——需要针对不同皮肤类型选择,如皮肤干燥不甚,或容易出油,可以选择补水效果较弱的清爽型产品,孕妇和小孩儿还需要选择专门具有针对性的产品,敏感体质或面部等敏感部位,要选择不易过敏、刺激性小的产品,维生素E乳膏、雅漾、理肤泉、玉泽、薇诺娜等药妆品都是不错的选择,可酌情试用。如果皮肤干燥较甚,需要选择同时具有补水和保水双重功效的产品,才能达到一定效果,如复方烟酰胺乳膏、尿囊素乳膏等。

保湿剂的使用时机——洗完脸、洗完手、洗完澡之后使用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减少用量,又可以增强吸收。特别是晚上洗完澡之后,立即擦干水分,3分钟之内涂抹全身,这一次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其他次数可视皮肤干燥程度及个人时间,适度增加。

药物使用顺序——先整体涂保湿剂打底,局部再涂中西医的止痒药膏,一是可以避免止痒药刺激或过敏,二是皮肤水合度增强后,有利于止痒药物吸收。

沐浴要求——洗澡不可过频、过久,水温不可过烫,39-41℃即可,同时不可用香皂、肥皂,可用温清水冲洗,少量使用沐浴露,或使用婴儿沐浴露。

衣物选择——贴身衣物、被褥尽量选择纯棉制品,高领衣物或羊毛衫、毛绒被尽量少用,如果穿用,不可直接接触皮肤,需要以纯棉秋衣、秋裤打底隔开。

饮食宜忌——少吃辛辣、煎炒类、易上火食物,多补充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梨、火龙果、甘蔗等。

秋冬季皮肤防护是每个人应知必会的功课,希望得到大家的重视,自己及家人养成好的习惯,就不必老跑医院了。

底大可
底大可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中西医结合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