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祥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预防骨折疏松,光靠补钙可不行!

发表者:李晓祥 人已读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量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需要特别重视的是,骨质疏松在早期并没有特别的症状的症状,它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而且对人体的危害巨大,特别是中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群体患病率高。

危害1、引发骨折。

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部分骨质疏松严重的老人咳嗽都可发生腰椎骨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而一旦老年人骨折后选择长期卧床则可能导致肺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危害2、骨痛。

严重骨痛可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无规律,牙齿过早脱落。骨质疏患者中会有60%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痛。

危害3、驼背。

骨质疏松患者由于椎体高度的降低,可以出现明显的身高降低、驼背的情况

mmexport1550039261888.jpg

既然骨质疏松的危害这么大,如何正确预防就十分关键了。说到预防,可能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要补钙,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不是准确?今天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脊柱病区李晓祥博士为大家解答。

光靠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太天真!

单纯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这个说法不正确。我们的骨骼平时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也就是我们骨的形成与骨的吸收是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而当我们年老或者女性绝经以后,这个动态平衡又被打破,骨的吸收要明显大于骨的形成。所以会逐渐出现骨量的减少,最终出现骨质疏松。

mmexport1550039266549.jpg

正确预防骨质疏松需要贯穿一生! 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那么正确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呢?

骨量是在三十到四十岁达到峰值骨量,过了峰值骨量以后钙就开始慢慢的流失了。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尽量增加个人峰值骨量,年轻时多增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等。一方面,锻炼的力学刺激可以促进钙在骨头的沉积,另外一方面户外的紫外线作用下,自身产生的维生素D能够帮助我们的胃肠道吸收饮食中的钙。

骨质疏松最主要的人群是绝经后的女性,她们因为绝经后雌激素缺乏,骨吸收变快了,那么这些人补充雌激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但是这种干预措施需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还有一点就是有一些疾病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这些疾病要及早治疗,比方说胃肠道疾病,内分泌的一些疾病,还有风湿性疾病,这些疾病及早治疗甚至治愈,对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mmexport1550039270415.jpg

增加钙的摄入也不能忽视!

虽然单纯补钙不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识的增加钙的摄入还是有必要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识的补钙是必须的,根据2017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学会发布的指南,我国人的每天钙的摄入量只有400毫克,而我们成年人每天钙的需要量是800毫克,而我们建议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钙的摄入量要增加,每天摄入1000到1200毫克,所以我们在原有的饮食上摄入以外,适当的补钙(500-600mg/天)是有必要的。

最后李晓祥博士提醒大家,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群,应积极进行正规的抗骨质疏松治疗,警惕脆性骨折的发生,以免因此给患者的生活与健康带来不便与危害。


本文是李晓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