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手术前最重要的准备:戒烟、呼吸功能锻炼
“过年前连续收治了两个吸烟、低肺功能、肺气肿、多痰的患者,他们病变相似,正好过年期间对这两位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戒烟宣教、呼吸功能锻炼。”
01
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呼吸功能锻炼?
1、重度吸烟者:以包年为单位计算,即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限,如一天吸半包,烟龄30年,0.5包*30年=15包年。(也有用支年进行计量,即将该数值再乘以20)
<10包年:轻度吸烟者
10~20包年:重度吸烟者
>20包年:重度吸烟者
正常气管粘膜带有细小纤毛,可以将痰液向外排出,吸烟者气道粘膜受到损害,产生炎症反应,纤毛脱落、粘液细胞分泌物增多,排痰不畅。因此很多人早晨起来会有刺激性咳嗽,咽部有异物感,感觉有东西趴在气管表面,痰液非常粘稠不易排出。而这些对术后肺的复张、肺功能的恢复都是致命的。
图1 气管粘膜切面图,纤毛上皮层是气管粘膜的表层,纤毛的运动可以排出痰液。吸烟使纤毛减少、下面浆液腺增多,导致痰液增多且不易排出(图片来自网络)。
2、肺气肿患者:多有吸烟史,与吸烟互为因果。主要以CT表现判断:(1)桶状胸;(2)肺纹理稀疏、肺实质呈蜂窝状;(3)可见肺泡融合形成肺大泡;(4)肺周边广泛纤维条索影,呈间质纤维化表现。这些表现都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破坏有关:细支气管损伤导致气体进入肺泡容易、出来难,于是肺泡越来越大、肺泡壁越来越薄,微观上表现为肺泡融合,宏观上表现为肺纹理稀疏、桶状胸。肺体积虽然越来越大,但肺的弹性非常差,肺功能依然堪忧。就像一只被反复吹过的气球,进气容易,排气难。这就导致手术难度增加:肺不能完全萎陷,操作空间局促,容易出现副损伤、手术时间延长;另外术后呼吸衰竭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图2 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相近,似水桶,故为桶状胸。该患者左肺占位,考虑肺癌,CT上肺气肿表现比较明显,需要术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图3 患者右肺实质内可见斑片状的低密度区(红色圈出偏黑的区域,不限于这些地方),肺周边可见肺气肿融合形成大泡(红色箭头)。左侧是肺癌引起的远端阻塞性肺炎和肺气肿引起的大泡。该患者肺功能极差,术前左侧大泡出现破裂、气胸,不得已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漏气时间较长,管子差不多带了近两周。
3、低肺功能、低氧分压者:主要是指肺功能检查,FEV1 低于1.5L,或低于预计值70%者;动脉血气分析低氧分压、高二氧化碳分压者。FEV1指最大吸气后,快速呼气时第一秒的呼气量,用来评价肺的通气功能、储备功能。1.5L其实非常小,年轻人轻轻松松就能吹出来,但对于肺气肿、吸烟、哮喘的患者,呼气功能比吸气功能差,他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快速呼出气体。这也反映出肺弹性不好,就像一只被反复吹过的气球。
正常人的动脉血中氧分压为80~10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35~45mmHg。70岁以上老年患者正常范围可适当放宽:>(100-1/3年龄),如患者72岁,其氧分压>(100-72/3)=76即可。当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伴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即可诊断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分析是直接反映肺换气功能的指标。所以术前患者氧分压越高越好,二氧化碳分压越低越好。
图4 肺功能报告,本例中FEV1 预计值为1.7L,实际值只有1.33L,实际值占预计值78%,说明患者本身肺通气功能比较差,直接手术术后出现呼吸衰竭风险较大。
4、污染区、长期粉尘接触史、陈旧结核患者:他们的呼吸道粘膜、肺泡与吸烟者有类似的病理改变,甚至更重。有些患者可以看到明显肺纤维化表现,也就是说肺泡壁已经由一层细胞变成一层纤维板,呼吸功能基本丧失,贸然手术是非常危险的。
这些患者不仅术后恢复困难,术中操作也非常困难。相信很多医生都有感觉:北方的患者比南方的难做,因为大气污染重,粉尘吸的多,肺内钙化淋巴结多,这些钙化淋巴结会把血管和血管、血管和气管焊死,游离非常困难,非常容易出现出血、中转开胸等情况。
5、严重肥胖患者:50-70岁女性居多,身材矮胖,皮下脂肪层特别厚,胸腔小,肚子大。即使患者没有吸烟史、肺气肿史,胸廓外的脂肪如同盔甲一样,限制患者呼吸运动,术后极易发生呼吸衰竭,再次气管插管概率很高。提前进行减肥、呼吸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图5 重度肥胖患者,身高153cm,体重89kg,BMI=38(正常18-22)。该患者肺癌诊断比较明确,手术并不难做,但是皮下脂肪层极厚,如一层盔甲,会严重限制患者呼吸运动,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因此肥胖者不仅要锻炼呼吸功能,更要减肥!
02
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1、戒烟,至少两周。因为时间比较长,所以这个过程基本都在入院前进行,家属一定要心里有根弦:患者是否长期吸烟?是否晨起咳嗽不止?是否粘痰很多?两周时间只是最低标准,我的感觉是戒烟到咳嗽减少、粘痰消失最好。当然,这个时间可能就比较长,需要几个月。这个准备是少不了的,一定要重视,不能因为患者是肺癌就着急做手术,呼吸衰竭是可能死人的。
2、吹气球或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器:上面提到的患者多数都是呼气功能障碍,所以通过吹气球(或呼吸功能锻炼器)可以提升患者肺功能,这个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一般患者通过一周左右(甚至三五天)的锻炼,肺功能、血氧情况会有明显改善。
吹气球和呼吸功能锻炼器的要领是要慢、匀速,不能忽地一下子吹出来,那样效果不好,对肺有也副损伤。缓慢地、匀速地吹,一口气不够再来一口。一般一个气球吹三四次就要换。呼吸功能锻炼器尽量锻炼到能把三个球全吹起来,关键还是要慢吹,一个一个地吹起来,切忌图快!
图7 呼吸功能锻炼器,要慢吹(图片来自淘宝)。
3、腹式呼吸和深部咳嗽。呼吸时肚子用力,可以看到肚皮的起伏,而不是仅仅感觉到鼻子在吸气。咳嗽的要领是要先深吸一口气,用肚子的力量咳出,要能感觉到胸腔的共振,只用嗓子发声是不够的。另外,中医讲究“吐纳”,就是锻炼肺功能的好方法,要领是深吸气、深呼气、慢吸气、慢呼气,让所有空气充满每一个肺泡,让所有废气充分地排出。
肺术后恢复的好不好,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肺复张的好不好。呼吸和咳嗽对术后肺复张尤其重要。如果术后一两天内,咳嗽的比较好,残余肺能充分填满胸腔,一般来说就可以很快拔管、出院。
4、雾化吸入、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除了以上患者自己进行、戒烟肺功能锻炼外,我通常会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布地奈德、乙酰半胱胺酸、异丙托溴胺等(一般用一到两种)雾化吸入,氨溴索输液化痰,噻托溴铵吸入扩张气道等。使用雾化后,患者一般会咳痰增多,但不再粘稠。当然这些药物也是术后常用药物,有助于肺功能恢复。
5、忌受冷、适量运动。冬季手术的患者尽量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冷空气刺激呼吸道容易引起呼吸功能、气喘、哮喘等问题。在医院病房内多走走,适量爬爬楼梯也是很好的锻炼心肺功能的方法。
6、请呼吸科会诊。主要是对于重度肺功能不全、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估,这些患者可能通过锻炼,肺功能改善有限,甚至做完手术出现快速呼吸衰竭(医学术语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这时手术能局部切除就不要肺叶切除,尽量减少创伤、减少手术时间。
03
两个典型病例
两位患者均是过年前收入院的,病史、病变位置、身体条件、预计手术方式都非常类似。因此,将这两例患者放在一起,将他们一般情况、CT影像、术前准备经过罗列于下,说明肺功能锻炼很重要,但一点也不难,只要按照要求去做,效果立杆见影!
04
总结
戒烟、肺功能锻炼是手术前最重要的准备,不可马虎。患者和家属关心的是切除病变,而医生关心的是安全地切除病变。身体是自己的,能少抽一口就少抽一口,不要年纪轻轻的就染上一身病,这样谁都对不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微创诊疗中心 王冲主治医师
更多文章见个人公众号:胸外科王冲
感谢关注!
本文是王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