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守龙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打软腿、摔跟头不一定就是膝关节病变”――脊髓型颈椎病

发表者:陈守龙 人已读

我的一个朋友的父亲前一段时间得了一种怪病:下楼的时候有时会膝关节突然没劲,打软腿、摔跟头!在当地各大医院检查,没发现脑血管病,后来就按照膝关节损伤治了半年,没有任何效果!后来我朋友把老爸拉到我这里,仅仅在颈椎做了一次整脊的手法,好了!!老人家其实得了“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主要症状如下:

1、脚下有“踩棉感”:很容易被患者医生同时误解,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感觉:第一、脚下总是感觉踩地踩不实,光脚踩地板也是觉得穿了好几层袜子的感觉;第二、光脚踩地时总觉得有东西在脚下搁脚!

2、打软腿:走路、下楼突然腿软,摔跟头。可能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都是针对膝关节本身疾病治疗,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等;也有一部分患者被考虑成短暂脑缺血发作等脑血管意外疾病。按照膝关节、脑血管意外治疗无效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脊髓型颈椎病!

3、手部持物易坠落:手拿东西突然掉地下,因为出现的频率低,次数少而被患者遗忘,需要医生帮助患者回忆,出现就要重视。

还有其他医学专业的症状不在这里介绍。

鉴别诊断:(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两种疾病)

1、“同侧肢体先下肢后上肢肢体进行性缓慢无力,时间在两个月以上”――脊髓型颈椎病;

2、“同侧肢体先上肢后下肢肢体进行性缓慢无力,时间在两个月以上”――脊髓空洞症;在脊髓灰质前脚处,下肢排列在前,上肢排列在后;脊髓型颈椎病从前向后损伤,下肢先出现无力;脊髓空洞症从脊髓中央向前损伤,上肢先出现无力。

3、“同侧肢体先后或同时无力,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脑血管意外,可出现病理反射,肌力下降快速明显,行头部CT、MRI检查可快速鉴别。

脊髓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疗法仍为本型的基本疗法,约近75%病例可获得较明显的疗效。但在进行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切忌任何粗暴的操作及手法。一旦病情加剧,应及早施术,以防引起脊髓变性。

1、药物治疗:主要是脱水剂、自由基清除剂、神经营养剂和中药的活血化瘀祛痰药物;

2、中医疗法:针灸、按摩、药物熏蒸等。牵引可以,但是要密切观察患者,反映强烈立即停止。整脊手法慎用,必须术者技术过关,另外必须有影像学支持,搞清压迫物与脊髓、神经位置关系,脊髓和神经周围有脂肪间隙可供逃逸,方可实施,否则会引起病情加重甚至瘫痪!切记!

3、物理疗法:高频电消除水肿,中频电接触肌肉痉挛,低频电提高神经兴奋性恢复肌力。

4、神经组织:可做单侧的星状节神经阻滞,交替进行。千万不可两侧同时阻滞,已经只有同时阻滞出现严重后果的案例发生!可应用镇痛泵持续硬膜外给药,但是位置较高,要求麻醉师技术过硬,麻醉管理过关,医院设备达标,要求较高不适合推广。

5、中医微创:在C型臂导引下,行相应的颈椎关节囊减压针刀松解术。

6、介入治疗:在C型臂导引下,行射频、臭氧、激光、胶原酶等髓核消融。

7、心理疏导:让患者了解、重视疾病,密切配合治疗,减轻焦虑和心理负担。

8、康复训练:改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减少诱发因素,提高远期疗效!


本文是陈守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