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方航 人已读
我第一次听说「股骨头坏死」,是在2003年,那一年,我上高二。
2003年发生了很多事。那一年,胡锦涛总书记成为新一代中国领导人;那一年,我们的神州五号升空了;那一年,才华横溢的著名香港歌手张国荣自杀了,享年46岁。
然而对于广东人来说,2003年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那一年,「非典」(SARS)爆发了,而广东是「重灾区」。那时的广东,被一层恐怖的气氛笼罩着,因为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SARS这种传染性极强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随着SARS疫情的退去,新闻上逐渐出现了SARS幸存者由于大剂量激素的使用出现了「股骨头坏死」的报道(图1)。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股骨头坏死」。
「非典」第二年(2004年)我考入中山医学院,成为一名医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才慢慢知道,股骨头坏死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因为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最终只能做手术置换关节。
据报道,仅在美国,每年就有1-2万患者诊断为股骨头坏死[1, 2]。而且,在美国每年都有超过50万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5-18%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2]。可见其危害之大、受累人群之广。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激素、酒精、创伤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常发生于肾病、类风湿等需要用激素治疗的患者。也有一部分患者服用含有激素的中草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也非常常见,且多发生于农村的一些酗酒的患者,由于长期喝自家酿的米酒或者购买的劣质米酒而出现股骨头坏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多发生于股骨颈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几率非常高。目前的研究显示,在各种危险因素的作用下,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受阻,继而出现股骨头的缺血,最终出现骨坏死,因而股骨头坏死也称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图2)[3]。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起初多为坐位起立或上下楼梯是出现髋部疼痛,疼痛多位于髋关节前方。也有部分患者为急性发作,类似急性损伤。晚期可出现跛行,甚至肢体短缩。股骨头坏死早期X线片并无发现,仅能通过核磁共振(MRI)或骨扫描等发现早期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也无特效的治疗办法,早期应作保髋治疗,尤其是年轻患者。严格避免负重、坐轮椅等。一些药物可能对股骨头坏死有帮助,例如:二磷酸盐、硫辛酸、他汀类降脂药等,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3]。
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早期病变对部分患者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例如:髓心减压术、股骨近端截骨术(图3)、股骨头坏死刮除植骨术等,干细胞及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股骨头坏死也在临床研究阶段,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保髋治疗失败的患者,关节置换是唯一的选择。若关节持续疼痛影响行走及日常工作生活,甚至出现肢体短缩,则可考虑行髋关节置换术(图4)。
对于许多患者来说,由于不了解,关节置换手术似乎很神秘,甚至很恐怖。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管是手术技术还是人工关节的材料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髋关节置换术早已经是关节外科一个常规的手术。根据国内外的文献报道,髋关节置换术长期的疗效是比较确切的。我国著名歌手刘欢也在几年前因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的他仍活跃于荧幕上(图5)。
尽管对于年轻的关节置换患者(如30-50岁)可能有一小部分人在二三十年后由于关节松动、磨损等原因而需要翻修,但相对于关节置换手术所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改善,这点风险是值得去承担的。谁又能知道二三十年后的医学会有怎样的进步呢。
总的来说,股骨头坏死并不可怕,早期可行保髋治疗,保髋治疗的方法很多,但疗效都不十分确切,对于年轻的患者值得尝试。若病变严重,则可考虑行关节置换,关节置换并不恐怖,而且疗效确切。
1. Lavernia CJ, Sierra RJ, Grieco FR.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J Am Acad Orthop Surg. 1999 Jul-Aug. 7(4):250-61.
2. Vail TP, Covington DB. The incidence of osteonecrosis. Urbaniak JR, Jones JR, eds. Osteonecrosis: Etiology, Diagnosis, Treatment. Rosemont, Ill: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edic Surgeons; 1997. 43-9.
3. Michael A. Mont, Jeffrey J. Cherian, Rafael J. Sierra, Lynne C. Jones, Jay R. Lieberman. 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Where Do We Stand Today?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5;97:1604-27.
本文是方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