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马雪婷 人已读
普济消毒饮加味,咽喉疼痛用咸宜
作者/张士卿等
普济消毒饮是李东垣治疗传染性头面肿毒的主方,俞震《古今医案按》载金元时期泰和二年(公元1201年)“大头伤寒”流行,东垣制其方,广施于众而全活甚多。该方由黄芩15g,黄连15g,陈皮6g,甘草6g,玄参6g,柴胡6g,桔梗6g,连翘3g,板蓝根12g,马勃3g,牛蒡子3g,薄荷3g,僵蚕3g,升麻2g组成,具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主要用治丹毒、腿腺炎等病症。
于己百先生受《温病条辨》“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普济消毒饮……主之”的启发,对此方颇有心得,随证加减,用治咽喉疼痛诸症,如咽喉炎症、扁桃体炎等病症,有良效。
急性咽喉炎
王某,女37岁。1998年3月9日就诊。患者咽痒咽痛、出声不利三天,伴咳嗽痰少、头微疼痛、大便干结。于氏诊之,舌尖红苔薄微黄,脉浮弦稍数,考虑病为急性咽喉炎,当属风热侵袭,结聚咽喉,咽喉痹阻,金实不鸣。治拟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宣肺开喉,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处方:黄芩10g,黄连6g,连翘20g,银花20g,牛蒡子12g,玄参12g,板蓝根12g,桔梗10g,甘草10g,柴胡10g,升麻6g,蝉蜕10g,赤芍20g,蒲公英30g,枳实10g。水煎,二次分服。
上方服4剂,咽痛缓解,大便通调,出声较前畅快而微有嘶哑。上方有效,加胖大海2枚,又服3剂,诸症全消。
按语:急性咽炎是咽部黏膜与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以咽干咽痛为主,可伴有发热恶寒、鼻痒喷嚏等表证,亦可兼见高热、口干、溲赤便结等里热壅盛之证,检查咽喉红肿,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急性喉炎通常指咽喉黏膜及声带的急性炎症病变,常与急性咽炎并存,主要症状除声音嘶哑外,还有咽喉疾患的其他表现,因风热邪毒侵犯,引动肺胃之热而致风热实证。于氏认为,急性咽炎相当于中医的“风热喉痹”,急性喉炎类似于中医的“急喉喑”,二者不仅常同时并存,而且发病相似,多因风热邪毒侵袭,风热(火)相搏,结聚咽喉所致。因“咽者咽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重楼玉钥》),“喉应天气,乃肺之系也”(《疮疡全书》),故咽喉炎症又多有肺胃火盛的病理改变。本例病案既有咽喉疼痛,又有声嘶音哑,出声不利,病为急性咽喉炎,证属风热结聚,肺胃火盛,取普济消毒饮为主加减化裁,重用黄芩、黄连、连翘、银花清热泻火解毒以治病本,用牛蒡子、玄参、板蓝根解毒利咽止痛以治咽痛,用蝉蜕、桔梗、胖大海宣肺开喉以治嘶哑,又加赤芍凉血散瘀,蒲公英清解胃热,枳实通便泻火,标本兼顾,咽喉同治,所以效果明显。
慢性咽炎
朱某,女,48岁,教师。1998年10月19日就诊。患者咽痒咽痛20年,复发并加重1月,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故特来于氏处诊治。刻诊:咽痒咽干、咽喉疼痛,时有咳嗽,痰少而黏,口干口苦,大便较干,几日一行,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于氏诊为慢性咽炎。根据病史及现症分析,认为属火热偏盛体质,加之教师职业说话过多,易于发生火热病证,但病史较长,故亦有肺津亏损之病理改变。治疗重在清热解毒利咽,兼以凉润滋补肺津,用普济消毒饮为主加减。
处方:黄芩10g,黄连6g,连翘20g,牛蒡子12g,玄参12g,板蓝根12g,桔梗10g,甘草10g,柴胡10g,升麻6g,僵蚕10g,麦冬12g,胖大海3枚,赤芍20g,枳实10g。水煎,分二次服。
咽宁含片,1次1片,1日3次,含服。
上方服用6剂,咽痒消失,咽痛大减,大便通畅,除微有咽痛外,余无特殊。上方去僵蚕,加木蝴蝶12g,露蜂房10g,继服4剂,病告痊愈。
按语: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淋巴组织及黏液腺的慢性炎症,常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长期吸烟酗酒刺激,及说话、歌唱发音过度等原因引起,是耳鼻喉科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临床以咽痒咽痛,或兼见咳嗽为主要特征。于氏认为,本病虽属“阴虚喉痹”的范畴,多数医家也以虚火上炎、燥津烁液立论,但虚者十居其二,毕竟以火热为主。临床上,多数患者多无明显的阴虚症象,却常常出现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等阳热实证的表现,即是明证。因此,仍然可用普济消毒饮主治。本例病案即以普济消毒饮为主,在原方玄参养阴生津的基础上,加用甘寒凉润的麦冬、胖大海,更有增液汤合桔梗汤为主配制的咽宁含片局部治疗,相得益彰,故效果显著。
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杜某,女,12岁。1997年8月15日初诊。患儿患急性咽炎发热、咽痛治愈后三天,出现左侧颌下淋巴结肿痛。刻诊:左侧颌下淋巴结肿痛,触之有三个豌豆大小肿胀的淋巴结,压痛明显,伴口干口苦,大便干结,二三日一行,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于氏诊为臖核、痰核,证属风热侵袭,肺胃火盛,炼液成痰,痰凝胶结,结聚颌下。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消核,方用普济消毒饮合消瘰丸(汤)加减。
处方:黄芩10g,黄连6g,连翘20g,玄参12g,牛蒡子12g,桔梗10g,甘草10g,柴胡10g,升麻6g,薄荷6g,僵蚕10g,浙贝母12g,生牡蛎30g,白花蛇舌草20g,赤芍20g,夏枯草12g。水煎,二次分服。
8月18日复诊:服上药4剂,颌下淋巴结肿痛减轻,口干消失,大便稍软,而纳食较差。上方去白花蛇舌草,加陈皮10g,砂仁6g,再进3剂,颌下淋巴结肿痛全消,纳食复常,大便自调,疾病痊愈。
按语:急性淋巴结炎相当于中医所说的臖核、痰核,是头面、口腔等部位炎症引起的单个或多个,位于颏下、颌下、颈部结核如豆,压痛明显,很少化脓的一种病症。于氏认为此多因风热火毒侵袭,炼液成痰,痰凝胶结而成。由于本病因火热引起,因此可用普济消毒饮治疗,而其病证表现却为痰凝、结核,证属结聚,“结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以又需配合化痰散结的消瘰丸。如此方证合拍,故疗效满意。
急性扁桃体炎
菀某,男,4岁。1997年8月4日就诊。患者发热、咽痛三天,在其他医院诊为“急性扁桃体炎”,服用抗生素(药名不详)治疗,效果不显。目下发热较重,体温38.2℃,咽喉疼痛,连及耳后、吞咽尤甚,头痛身痛,口干口苦,大便干结。于氏诊之,咽喉红肿,左侧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胀触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证属风热乳蛾,肺胃火盛。治宜疏风散邪,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治之。
处方:黄芩10g,黄连6g,银花20g,连翘20g,栀子10g,桔梗10g,甘草10g,牛蒡子12g,玄参12g,板蓝根12g,柴胡10g,升麻6g,赤芍20g,白花蛇舌草20g,大黄(后下)6g,露蜂房10g。水煎,二次服。
上药服用3剂,发热消退,咽痛大减,大便稀软,检查咽肿减轻,扁桃体缩小,淋巴结未触及。上方去大黄,加枳实10g,胖大海2枚,又进3剂痊愈。
按语:急性扁桃体炎是咽部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病变以扁桃腺最为显著,临床以发热、咽喉疼痛、扁桃体肿大为特征。中医称为“风热乳蛾”。临床较为多见,尤以儿童与青壮年为常见。于氏认为,此病多因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火,火气上炎,结聚喉咽所致,初期多属风热型,而延至诊所常呈热毒炽盛型,热毒炽盛型是急性扁桃体炎最常见的证型。本例病案即属热毒炽盛型,故用普济消毒饮有效。
心得体会
于氏认力,普济消毒饮之黄芩、黄连清热泻火,祛上焦热毒,针对火热病因而设,是本方的主药。牛蒡子、薄荷、连翘、僵蚕辛散凉清,疏散头面风热,针对火毒壅结头面之病理特点而设。玄参、马勃、板蓝根既可上行清热解毒,又可利咽止痛;桔梗、甘草即仲景桔梗汤,开肺利咽,清热解毒,是治疗咽痛的祖方。以上均为针对主症而设。陈皮理气散结,柴明、升麻疏散风热,引药上行。诸药配伍,使全方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利咽止痛的综合作用,因此可治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诸多咽喉疼痛病症。本方治疗咽喉疼痛的辨治要点是咽喉疼痛,舌红苔黄,脉数,不拘于是否有表证,有表证者,黄连、玄参不可用之过早,并可加用荆芥、防风等辛散之品,另常需加用枳实、槟榔或大黄、芒硝等泻火通便之药,盖大便一通,火热一撤,咽喉疼痛自会缓解。具体应用时,若属咽炎,以咽喉疼痛为主症,病机关键是火热结聚,故治疗重在清解;喉炎以声音嘶哑、出声不利为主症,病机关键是金实不鸣,治疗又重在开肺利喉,蝉蜕、桔梗、胖大海等均属常用,风寒壅塞可用半夏、桂枝化痰散结开壅;扁桃体炎以咽痛、喉核红肿为主症,病机关键是火毒结聚,故治疗则重在清热泻火、散结消肿;至于臖核、痰核,又需配用化痰、软坚、散结的消瘰丸。常见加减:咽痒较甚,加蝉蜕、地龙祛风止痒;阵咳痉咳,加地龙、胆南星祛风止咳;痰涎壅盛,加半夏、瓜蒌皮化痰散结;咽喉疼痛较甚,加木蝴蝶、露蜂房清热解毒,利咽止痛;脓肿形成,加皂角刺排脓消肿;高热不退,加蒲公英、赤芍、白花蛇舌草、生石膏清热泻火,消炎退热。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于己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士卿等。编辑/盒子,校对/储小彬。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