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定外伤眼摘除由手术前评估转为术中据情确定————外伤眼救治理念的转变
2012年7月19-21日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举行的第十八届全国眼外伤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外伤专业学组组长,北京大学眼科中心的马志中教授再一次以多年来眼外伤救治经验和大量的事实对严重眼外伤眼的摘除指征做出了理念上的更新性的演讲,他的观念获得与会代表的广泛接受和赞同。把外伤眼的摘除指征,由手术前检查性评估转变为在探查性手术中确定,将会使相当数量的眼外伤患者受益。
作者本人,曾跟随马志中教授从事眼外伤救治工作多年,多年前这一理念已经成为本人在眼外伤救治工作中的指导方针,也在不同的场合和继续教育项目中对这一理念进行宣传。近6-7年来,对于严重开放性外伤眼已经彻底放弃依据手术前的检查结果做出摘除或内容物剜除+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决定的做法。2011年8月5日,在内蒙古包头市举行的华北五省市及东北亚眼科学术会议期间,救治的眼外伤患者邱先生,就是这一理念和这一理念推广的最具代表性的受益者之一。车祸致他开放性颅脑及左眼开放性外伤并昏迷送院救治,貌似完好无损的右眼险些让一线医生做出摘除左眼的决定,正是这种理念宣传推广至基层,才使得邱先生的左眼得以最终矫正0.4的视力,而右眼视神经损伤至今无光感。一个27岁的强劳力,就在一念之差下险沦为......。严重外伤,视力无光感原先一度被认为是外伤眼摘除的指征,到今天,相当数量的外伤后无光感眼经过手术治疗保留眼球并出现视力已经不再是存在争论的事实。
本次全国性的眼外伤会议上,马志中教授的再次对这一理念的演讲,其意义已经远不再是唤起眼外伤学术界的接受和达成共识,而是呼吁同行们去执行、宣传和推广这一理念,以便让更多的那些过去被冤枉而摘除伤眼的患者的悲剧不再重演,将这些眼球从“盲神”手中夺回。
一些年资较高的从事眼外伤的同行认为,本届眼外伤学会应该正式确立和推广这一理念,这是本届眼外伤学术会议的一个亮点。
本文是王志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