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一聊发作性睡病
什么是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每10万人口中25-50人。由此推算,中国大约有34.3-68.5万个病人。按照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伴有猝倒发作和不伴猝倒发作两种类型。因该病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和年轻人群中,影响患病者学习工作能力,就职竞争能力,个人前途和生活质量。
发作性睡病有哪些症状?
发作性睡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包括:
1. 白天困倦,在不适当的情况下不由自主的睡着。与正常人疲惫时感到的困乏不同,这种困倦是难以克制的,相当于熬了一到两个通宵以后的瞌睡程度。
2、猝倒:患者情绪高涨的时候会突然出现短暂的肌肉无力,瞬间出现瞬间消失。症状较轻者仅表现为口齿含糊、头部前冲,旁人不容易发现,但是严重的患者无力症状可以累及胳膊、躯干和下肢,出现踉跄甚至跌到。
3、入睡期/醒转时的幻觉:比如看到魔鬼,野兽靠近自己,听到恐怖的声音,或者感觉身体出现位移等。常常伴有强烈的不愉快体验,造成患者恐慌,甚至因此不敢单独睡觉。
4、睡瘫:可以出现在刚入睡时、半夜醒转期或者清晨醒来时,表现为头脑清醒,而四肢无法动弹。常常伴有前胸受压迫难以呼吸的感觉,俗称“鬼压身”。有时和幻觉一起出现,持续数分钟。因为患者清楚感到受压迫和呼吸困难,却难以发声呼救或者摆脱束缚,非常恐慌。
患了发作性睡病该怎么办?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病。一旦发现自己出现相关症状应到医院接受睡眠监测(PSG)和日间的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MSLT)。目前还无法针对病因的治疗手段,国际国内均采用神经兴奋性药物控制嗜睡症状,以抗抑郁药物控制猝倒和睡瘫发作。患者自身的睡眠保健也很重要:避免熬夜,遵守规律的作息时间,日间合理安排午睡,避免饮酒等。
如何自我评估思睡程度?
国际上通常用嗜睡量表来评价日间嗜睡的严重程度,成人使用Epworth量表,儿童及在校学生使用PDSS儿童嗜睡量表。
此两个量表由8个日常生活场景问题组成,在各种场景下,如果完全没有睡着的可能则评“0”分,偶尔睡着为“1”分,约50%的可能会睡着,则评“2”分,>50%以上的可能性会睡着则评“3”分。8项最高评分为24分,累计分数<9分为正常,≥10分为嗜睡,≥15分为严重嗜睡,必须及时就医。


本文是于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