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堵塞90%就要用支架吗?小心一种陷阱暗藏杀机
胸闷胸痛,检查之后发现确实心肌缺血,有心梗表现,符合手术指征,是不是一定要搭支架?
一般情况下是这样。
但是有一种心肌缺血,非常的狡猾,它几乎所有的表现,比如患者的症状,造影检查的堵塞程度,看起来都是毫无疑问可以下支架了。
但是,如果不仔细观察,经验不够丰富,反而可能酿成大祸。
因为,支架下去了,反而会成为心血管的堵点,给患者带来血管破裂的猝死风险。
怎么回事呢?来看看这个故事。
这是上周的一个手术。患者老罗,48岁,中年男性,大家眼里的成功人士,喝酒多应酬多,属于心梗的高危人群。因为胸痛,胸闷找到我。一系列检查之后符合心肌缺血指征。但是在进一步做冠脉造影检查的时候,我发现了不对劲。
这是他的前降支,也就是给心脏供血的一条非常重要的血管,可以看到红圈处有明显的堵塞,而且在90%以上。这也就造成了他现在的不适感。
但是,造影的时候我还是发现了不对劲。从红圈和篮圈里显影的深浅程度看,上下的颜色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我判断,这肯定不正常。他的血管里难道有别的东西?还是斑块的性质不一样?这时候造影也无法判断了。这时候就需要另一个检查来帮助判断了。
看我前面的这个显示器,像不像日全食?它叫OCT,原理呢,我们通俗地理解,就是钻到血管里,打开手电筒,看看血管壁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无疑是最准确的诊断了。我们把探头放到了老罗的心血管堵塞处,果然发现了问题。
这个图像不像黑洞?这就是“手电筒”钻到血管里的效果。中间黑色的部分是血管内部,黄色的亮亮的区域是血管壁。绿色圈里显示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斑块,注意,蓝色圈里的部分,仔细观察,纹理是不是喝斑块有明显的不同?它的质地和纹理和我们吃的酱牛肉有点相似?对,它就是肌肉,是心肌。那么心肌钻到血管里,或者反过来理解,血管钻到心肌里,会造成什么后果?
我们用这根笔代表心血管,我的手指代表肌肉。如果手指使劲一捏,水管是不是就瘪了;放松,水管就恢复了?心肌钻到血管壁里,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再来看这个图,上面的光环还是血管壁,相当于把血管横切的感觉。再看下面的这一段,相当于纵向把血管剖开。我们知道心肌是不停地收缩舒张的,如果它钻到血管壁里,它还在继续收缩舒张,这就像我们把一根水管攥在手心里,使劲一捏,水管瘪了;放手,水管恢复了。我们看下面的这个纵剖图,血管就是这样。伴随着心肌的收缩舒张,血管壁粗一下细一下。这张图的瞬间,就是最粗的时候,可以看到它还挺圆的,横截面积达到了4.24平方毫米。心血管的横截面积达到4平方毫米就算正常,也就是说这时候老罗的心血管是正常的。
再看这张图,这是心肌收缩的时候,心血管最窄,相当于我们把管子使劲捏了一下。横截面积这时候最小,只有2.29平方毫米,已经远远小于正常范围了。这时候老罗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心肌缺血症状。老罗这种情况,有个专业名词,叫心肌桥。
你可能要问,这种情况可以搭支架吗?万万不能。如果我们手里攥着一截弹簧使劲儿不停地捏,弹簧是不是会把手扎破?在心肌桥的位置下支架,也是这个道理。心肌不停地收缩,支架慢慢就会把血管壁戳破。这时候或者血小板聚集把血管堵死引起猝死,或者血管破裂,导致大出血。这对于患者来说,都是致命的。
老罗面临的,只能是两个选择,一个是用药,吃一些减慢心率减轻心肌收缩的药物,也就是让心肌攥血管的劲儿小一点;再就是做外科手术,搭桥。用一根血管绕过堵点,直接接通。支架是万万不能用的。
所以,支架,并不是万能的,遇到这种情况还会起反作用。这就需要医生经验丰富,观察细致,不放过任何一点可疑细节。
本文是张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