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泌乳素腺瘤的几个小知识(持续更新中)
泌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腺瘤,主要采用溴隐亭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有几个小知识需要掌握。
一、抽血查激素时应注意什么?
对疑诊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患者,
静脉取血测催乳素的要求是:正常进食早餐(种类为碳水化合物,避免摄入蛋白质和脂肪类食物),于上午 10:30 -11:00 休息 0.5 h 后静脉穿刺取血。如果血清催乳素 > 100 - 200 ug/L,并排除其他特殊原因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则支持催乳素腺瘤的诊断。如血清催乳素 <100 ug/L,须结合具体情况谨慎诊断。
二、其他引起泌乳素增高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性高催乳素血症:主要发生于妊娠、乳头刺激或应激的时候。在妊娠期间,催乳素的水平呈逐步升高趋势,至分娩时达高峰,但升高的幅度因人而异,其升高原因与孕期的高雌激素水平有关。原发性甲减也可引起PRL释放因子增加而引起泌乳素增高,因此对于高泌乳素血症的病人应常规查甲功。
2.药物性高催乳素血症:很多常用药物可引起催乳素水平升高,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某些抗高血压药、阿片制剂及 H2 受体阻滞剂等。
其中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是一些具有安定、镇静或镇吐作用以及抗抑郁、抗精神病类药物,在常用剂量时催乳素水平一般不超过 100 ug/L;氯丙嗪和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的作用最强,25 mg 氯丙嗪可使正常人血清催乳素水平增加 5-7 倍。长期应用胃复安治疗时,催乳素水平可升高 15 倍以上。
三、溴隐亭服药期间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
溴隐亭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等消化道症状,鼻腔充血,便秘,体位性低血压,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休克表现;乏力、焦虑、抑郁、酒精不能耐受;药物诱发垂体瘤卒中。
四、需要服药多久?
治疗的目的是 PRL 水平尽量控制在正常水平,为了能最大程度地缩小肿瘤体积甚至于促使肿瘤消失,最好是降低 PRL 水平到可能的最低值。即便 PRL 水平下降到正常范围,仍需服用足量的 DA 用以进一步缩小肿瘤体积。
当 PRL 水平保持正常至少两年,肿瘤体积缩小超过 50%,才考虑 DA 逐步减量,因为在这一阶段,低剂量能维持稳定的 PRL 水平和肿瘤大小。然而,停止治疗可导致肿瘤的增大和高催乳素血症的复发。基于这一原因,对大或者巨大腺瘤患者药物减量或停用后必需进行严密随访。
五、泌乳素瘤患者服用溴隐亭耐药怎么办?
溴隐亭耐药一般是指一天用药总量在15mg仍不能使泌乳素降至正常,肿瘤体积缩小,发生耐药的患者可考虑卡麦角林,大多数患者仍然有效,但内地没有上市,需到香港或国外购药。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六、继发性泌乳素增高需要治疗吗?
是否需要治疗要看是否影响正常月经以及有无妊娠的需要。如果通过去除病因如纠正甲减、减少或停用或者换药使泌乳素增高的药物,泌乳素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一般不需要另外服用溴隐亭。如果没有办法去除病因,而泌乳素增高又影响正常月经及妊娠,可以口服溴隐亭治疗,按泌乳素腺瘤处理。
七、泌乳素腺瘤患者怀孕怎么办?
泌乳素腺瘤通过服药降低血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排卵周期,可以正常怀孕及妊娠,如果是微腺瘤,发现怀孕后可以停止使用溴隐亭,怀孕期间肿瘤增大的可能性比较小,监测泌乳素水平意义不大。如果是大腺瘤,最好是等肿瘤体积缩小一半以上再妊娠,妊娠后可以停药也可以继续服用三个月,若肿瘤体积增大,也可以服药至妊娠结束。注意监测视力视野情况,若有障碍及时行核磁扫描,确定肿瘤大小及后续处理措施。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服用溴隐亭会增加胎儿畸形及流产风险。
本文是王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