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郭清奎
郭清奎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仁医院 胸外科

CT三维重建及术前规划在肺结节精准手术中的应用

5682人已读

前言

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肿瘤第一位,随着体检及CT筛查发现的肺结节越来越多,虽然肺结节并不都是肺癌,但是有很多肺癌早期的表现就是肺结节(包括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亚实性和/或部分实行结节及实性肺结节)。

体检发现1.0 cm左右(0.5 cm - 1.0 cm)的微小肺癌怎么办,由于微创胸腔镜手术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因素,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实践中解剖学和胸腔镜应用方面密切关联的问题,需要更好的评估和规划工具来有效支持。

肺内小结节病灶定位、肺段界限确认、变异肺血管、支气管处理等等,术前明确病灶与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之间的毗邻关系,对充分评估可切除性、估测术后肺功能非常重要。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是一种给医学影像学带来彻底变革的成像技术。该技术应用广泛、快速,并能提供内部器官和结构的详细视图。肺结节和肺组织(肺段、支气管、动脉及静脉)的CT三维重建及术前规划,可以确保精准切除肺结节所在的肺段和/或亚段,最大程度保存健康的肺组织,患者获益最大。

肺癌筛查试验已明确证实,小结直径与恶性可能性之间存在关系。

●小结小于或等于3mm,恶性的可能性为0.2%

●小结为4-7mm,恶性的可能为0.9%

●小结为8-20mm,恶性的可能性为18%

●小结大于20mm,恶性的可能性为50%

总体而言,在没有癌症病史的患者中,不到1%的小于5mm的小结结果为恶性。

直径超过3cm的病变的恶性可能性为90%。这样的估计也存在困难,因为在可多达40%诊断为肺癌的患者中,其病变直径小于2cm

肺部结节根据部位深浅的分类及其手术方式

33(SZ3DE11U)DAC97E3}3IU.png

肺结节目前常见的几种三维重建方法包括:采用Mimic / IQQA / CT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工作站等软件进行三维重建。

Mimic软件进行三维重建。

IQQA软件进行三维重建。PACS工作站软件进行三维重建。

小结

总之,肺段切除术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手术方式。对于肺部较深结节,肺段切除是一种可靠术式,可以保证结节完整切除,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健康的肺组织。受段门解剖结构的影响,不同的肺段手术流程不尽相同,不同肺段的段门三大结构:肺段动脉、静脉和支气管的处理顺利不同,特别是解剖结构存在变异时,肺段手术难度明显增加。因此,肺段手术术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胸外科在郑敏主任的带领下,常规开展微创单孔胸腔镜各种常见肺部疾病手术,紧密跟随国内外肺结节最新诊治指南和最先进的诊治理念,结合临床实践,密切与影像科合作,根据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的肺结节进行薄层CT三维重建,制定科学严谨精细的术前规划,为术前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可以确保切除肺结节所在的肺段和/或亚段,做到精准预判精准切除,从而更好的服务患者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郭清奎
郭清奎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仁医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