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耳炎治疗为何还要用治“鼻子”药物
很多中耳炎患者,特别是渗出性中耳炎,其发病原因与鼻腔后部的咽鼓管有很大关系。
什么是咽鼓管,作用是什么?
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与中耳腔的一根管道,中耳腔只能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乳突气房和中耳的分泌物通过这一唯一出口排放到鼻咽部,并是调节中耳气压,使其与外界保持平衡。通俗一点说咽鼓管时中耳腔的“下水管” ,一旦堵塞而造成其功能障碍,会并发中耳炎。
堵塞咽鼓管常见原因有哪些
1.炎性阻塞:常见上呼吸感染、急性鼻炎、鼻窦炎、鼻咽部,由于炎症至咽鼓管咽口周围组织水肿,造成阻塞
2.机械性阻塞:俗称“鼻咽部长东西”,小儿常见腺样体肥大,先天性脑膜脑喷出;成人常见鼻咽部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如鼻咽癌,鼻咽血管纤维瘤,巨大鼻息肉(非真性肿瘤)等,即可因瘤体本身机械的压迫、堵塞咽鼓管咽口,亦可因继发性的淋巴管阻塞和粘膜水肿而成为本病的病因之一。特别是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的鼻咽癌,是构成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3.功能性阻塞:鼓管软骨、腭帆张肌肌无力或咽腭神经麻痹,使咽口不能主动开放。或咽鼓管纤毛功能异常导致引流不畅。
如果咽鼓管不通怎么办?
1.炎性阻塞常用滴鼻药物辅助治疗:常用麻黄素和鼻用糖皮质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此种方式是为了减轻咽鼓管咽口粘膜肿胀; 口服药物辅助:如粘膜促排剂等; 必要时可使用“导管法”咽鼓管吹张术:此种方式需要在医院就诊时进行;
2如机械性阻塞要型手术或其他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行腺样体切除术,鼻咽部肿瘤行手术切除或放疗等;
3.训练咽鼓管的功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捏鼻鼓气吹张法:先深吸口气,闭紧嘴,捏住鼻子,然后收腹把肺中的气体向鼻部方向吹张(正压)。如果耳朵感觉到“嘣”一声,同时耳朵听声音出现一点变化,感觉耳朵“胀胀的”即证明吹张成功。在有些病人,吹张后会有一些不适感。那么鼓膜吹张后想让鼓膜回位该如何做呢?捏住鼻子咽一口唾液就可以啦!这是咽鼓管功能正常鼓膜完整的情况下能做到的。如果鼓膜完整的情况下不能够做到,说明咽鼓管可能暂时狭窄或阻塞,如果反复不通就建议就医啦。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训练咽鼓管功能时一定保证不能在急性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咽炎的炎症急性期,否则细菌及脓液渗出液会反向被吹进鼓室腔,加重中耳腔的感染。
如果咽鼓管功能好了,中耳的“下水道”修通畅啦,中耳炎就容易治好啦!
本文是王有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