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红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艾灸

艾灸身柱和捏脊 增强小儿抵抗力

发表者:郭永红 人已读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脏腑组织的功能还不够健全,中医称之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特别以肺、脾胃的相对稚嫩为主。也正因为如此,婴幼儿才常常容易患肺系(即呼吸道)和脾胃的疾患,如伤风、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等。我国古代医家根据小儿的这一生理特点,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小儿防病保健的许多宝贵经验。艾灸和捏脊促进小儿生长发育,防治各种呼吸道病症,就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
身柱穴,也被日本医学界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日本针灸医家代田文记曾于1938年在长野县小学为身体素质虚弱,容易感冒、患有贫血、遗尿、消化不良的小学生集体施灸身柱、肺腧、风门、足三里等穴,连灸一个月后,被灸学生的食欲、体重都明显增加,学习成绩也普遍提高,远足旅行再也不落伍于他人。连续灸半年后,一些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学生大都病况痊愈。此事曾在日本引起不小的轰动,以至于其他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都效法施行。身柱穴在背部第3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3个椎骨)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防病强身的功能作用,能通治小儿科的多种疾病。在《养生一言》一书中,就有“小儿每日灸身柱,可保无病”之说。因此,小儿常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保证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由于身柱有健脑益智的作用,经常施灸也能健全小儿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增强智能。
小儿灸身柱的方法,一般用小艾条悬灸身(燃端距皮肤3厘米上下)8-10分钟。每周灸1~2次,可连灸数月至数年。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对艾灸的温热度比较敏感,加上婴幼儿好动,不易配合。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这种方法对学龄儿童相对方便一些,对婴幼儿来说操作比较难。这种艾灸法适合于5岁以上儿童。对于半岁以上的婴幼儿,我们中医在这方面还有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捏脊疗法。小儿捏脊疗法是按摩手法中的捏、推、捻、揉、提等多种手法的巧妙组合,并作用于小儿腰背脊柱两侧肌肉的一种治疗方法。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相对合,夹持脊柱两侧的肌肤,拇指向前推动,从骶椎两侧边捏边向枕部推动;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夹持脊柱两侧的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从骶椎两侧边捻边向枕部推动。这两种方法可以根据操作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一般从骶椎两侧捏向枕部为一遍,连作5遍,第6遍起,捏3下,往上提一下,再作3遍,每天捏8遍。可以视其小儿的病情以及耐受能力作1~2次,每日早晨或晚上睡前进行,一定要持之以恒,才会有效。

在给小儿作捏脊治疗时,应首先选择好小儿的体位。体位应舒适自然,最好趴在床上。治疗前操作者应剪好指甲,洗净双手,将小儿的上衣松开或脱去,暴露整个背部。但要注意室内的温度,避免小儿受凉。捏脊完后不要马上进食更不要喝冷饮。在捏脊时手法一定要做到轻柔和缓、灵活、自然,两手用力要均匀一致,前进的速度和手法的频率不应太快。捏起的皮肤要多,如果捏起的皮肤太少,小儿会有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而哭啼,不愿接受治疗。在给小儿运用捏脊疗法之前,操作者最好能在自己的腿上或其它大人的身上反复练习,认真体会自己手法是否正确,轻重是否适宜,待熟练后再给小儿捏脊。如果小儿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或皮肤病等,就不可施用捏脊疗法。

捏脊是不用药物而且比较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中医认为它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能力等作用。特别在健脾和胃,调节胃肠功能方面尤为突出。近年来,医学工作者通过实验证实,捏脊能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提高小儿免疫功能和加强小肠吸收功能的作用。它对小儿疳积、食滞、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尿频、咳喘、夜啼等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当小宝宝患有以上病症时,家长不妨试一试捏脊疗法,它将会使小宝宝早日康复。

笔者的儿子轩轩一岁半以前抵抗力很差,受点凉就会感冒咳嗽,一感冒就咳得厉害,有时候晚上不停的咳嗽,非要注射非那根(抗过敏的药)才能止咳,我一般给他打一天抗生素,然后再给他服中药,通常过了十天半月还没完全好。我坚持每天给儿子作捏脊,两个多月后,感冒明显少了,效果很明显,以后我就一直坚持给他捏脊,受凉了一般也不会感冒,即使感冒了,吃两包感冒冲剂就会好。儿子5岁以后,好像自己有了主见,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愿意捏脊了。还是很少感冒,就是吃饭慢了点,我担心他的胃口不好,影响生长发育。于是我给他做艾灸身柱穴,一周灸2到3次,灸了几个月后,食欲增强了,吃饭也比以前快了。(衡阳市中医医院椎间盘病科郭永红)

本文是郭永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