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图文并茂的原文请点链接https://www.meipian.cn/1ygpup6t?share_user_mpuuid=5df48904fe7e6bfff89205ad7d10bc4b&user_id=41746239&v=4.10.2
正月初八,是开工吉日,一些商场店铺或在今天开业,主要是取"发"之意。愿生意兴隆,四季发财。我可一点也不想开工,医生生意兴隆不是什么好事。一个懒觉睡到中午,还寻思着要不要吃早餐呢,一个来自湛江同行的电话打醒了我。
不幸的人年关难过。36岁的男性患者,家庭顶梁柱,大年三十因为脑出血病倒了,当地医院查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介入造影检查发现出血原因是“硬脑膜动静脉瘘”,供血来自颈内动脉的脑膜垂体干以及颈外动脉的脑膜中动脉,立即做了脑膜中动脉的栓塞。
不料栓塞后不久病人症状再次加重,复查CT显示“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出更多了。病情危重!当地医生们也顾不上过春节了,急诊做了脑室外引流术及后颅窝减压术,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但是出血原因未去除,医生和家属都很着急。
电话就是来沟通这个事的,想转到广州来。
微信的便利使我能够在手机上看到这些检查结果,虽然图像比较小,但我基本可以断定,这是天幕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一个亚型——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引流静脉是显著扩张迂曲的动脉化的岩静脉。由于瘘直接入蛛网膜下腔,其出血率高达74%!风险极大!
转过来就意味着后面的假期泡汤了。但是病情复杂,医生也是要有担当的。“病人家属如果能够理解手术的风险,就转过来吧。”我答应着,心里已经在盘算,假期里人员不足,做一站式复合手术恐怕有困难,还是栓塞后开刀后两步走比较稳妥些。
转运的速度很快,当天夜里近凌晨时分,病人住进了神经重症病房。我安排了主管重症的小张医生接诊。小张医生是我的学生,在三院培养出来的,毕业后进步很快,重症方面经验很丰富。他安顿好病人,复查了CT,初步判断病人情况还算稳定。我从电话里了解到情况后,决定次日安排造影,视情况做栓塞治疗。放下电话,已经凌晨了,赶紧睡吧,必须立刻摆脱假期的懒散,准备战斗。复查的CT与CTA如图:
初九开工,长长久久,生命不息,健康长寿。这个意头比较适合医疗行业。病人造影结果如图:
典型的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来自脑膜中动脉的血供已经被栓塞了;剩下来自颈内动脉脑膜垂体干的血供,引流向扩张迂曲的岩静脉。岩静脉的远端还有静脉瘤样改变,结合CT显示的小脑出血的部位,出血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什么是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呢?教科书上并没有这样的命名。我们常说的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前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窦汇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颅颈交界硬脑膜动静脉瘘等等。
事实上,根据Lawton-Halbach分类法,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一种亚型。常由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供血,岩静脉引流。所以都是CognardⅢ型以上的,意即容易出现脑出血的类型。开颅手术在近瘘口处切断或夹闭扩张引流静脉可以治愈;或者通过动脉栓塞瘘口和靠近瘘口的引流静脉也可治愈。栓塞时通过颈外动脉容易实现治愈,而通过颈内动脉的脑膜垂体干栓塞相对困难,治愈率低。附上Lawton-Halbach分类法供参考。
如果采用栓塞治疗,这个病人颈外的路已经走不通了,只剩脑膜垂体干这条又难走治愈率又低的“华山”路了。看着CT上显示肿胀的后颅窝,心里想,还是尽量能栓塞治愈吧,万一成功了呢?这样病人就免去开刀,恢复能快些,我也不要去惹肿胀的后颅窝;退一步讲,即使不能栓塞治愈,也可以减少血流,为开刀创造更安全的环境。把这个想法和家属沟通了,家属早已六神无主,象抓到救命稻草般连连答应——也不知道她们充分理解风险了么。
栓塞的方案是,球囊保护颈内动脉,超选脑膜垂体干栓塞瘘口,理想的目标是栓塞物进入瘘口处扩张的引流静脉起始段。
栓塞用的Onyx胶已经流入岩静脉了,只是堵得不够结实,没能达成治愈性栓塞,而近端的胶已经有少许返流到颈内动脉的后壁上了。红灯已经闪亮,不能继续打胶了,否则把颈内动脉堵住麻烦就大了。
回到后循环造影,显示引流静脉还是有显影,血供来自小脑前下动脉的硬膜支——弓状下动脉。也可能有小脑上动脉的硬膜支参与。血管实在太细小,很难分辨了。
栓塞手术到此结束。病人安全返回病房。打算次日进开刀房,做乙状窦后入路,瘘口夹闭术。
手术采用扩大的乙状窦后入路,因为从CT上看,后颅窝很肿胀,希望能充分松解脑子后进入桥小脑角池。术中的情况正如所料,幸亏采用了大切口,骨窗可以开到枕骨大孔,找到颅颈交界宽大的蛛网膜下腔,释放脑脊液后进入桥小脑角。依次辨认后组颅神经、面听神经、粗大的岩静脉,躲在岩静脉身后的三叉神经后,夹闭岩静脉,见其远端的静脉延伸由红变蓝,手术结束。
术后立即复查造影,显示瘘口已彻底夹闭,早显的引流静脉消失。治愈了!
术后经历感染关,脑积水关,脑肿胀关,一步一步,还算顺利逐步恢复了。病人现在已经完全清醒,肢体活动无障碍,吞咽功能正常,遗留轻度的右侧外展麻痹,估计半年内能逐步恢复。
介入和手术两手抓,两手硬,处理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还是游刃有余的。谢谢病人家属的理解与信任。
本文是黄理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