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英
无职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
黄斑疾病系列之一黄斑前膜
2034人已读
黄斑前膜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眼底疾病,原因尚不明确,常并发于一些视网膜和玻璃体视网膜交界的疾病,比如视网膜中央或者分支静脉阻塞,玻璃体炎症,后部葡萄膜炎等等。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缓慢的视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将不能通过镜片矫正,部分病人伴有视物变形的症状。
眼底检查经常表现为黄斑区正常的中心凹反光消失,常常有金箔样的反光存在,黄斑周围的视网膜血管受前膜 的牵引,常常有血管走形扭曲的现象。

比较确切的诊断常常依靠眼底的OCT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常常可以看到血管走形的异常,部分病例可见荧光渗漏。

黄斑前膜初期视力影响较小,常常以观察为主;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的撕除。病程较长的患者如果出现黄斑区皱褶,或者术中发现视网膜裂孔者需要联合眼内填充,术后一段时间保持头低位;合并较重白内障的患者需要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合并视网膜血管疾患者需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
术后视力的恢复的时间与程度取决于病程长短和黄斑区的功能状态,大多数患者手术后视力提升,合并以下几种疾病术后视力恢复欠理想:既往有黄斑分支静脉阻塞,各种原因所致黄斑水肿,较重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以及各类视网膜血管炎)等。
该手术精细微创,对医生的技术和医院的设备要求更高。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