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合英
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小儿外科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6054人已读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主要病理改变为幽门环行肌纤维异常增生、肥厚,纵行肌纤维数量无明显增多,仅轻度增厚,整个幽门呈橄榄块状肿块,质坚硬,表面光滑。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呕吐,大多数在出生后2--4周发生,也有少数在生后3-4天或迟到3--4月出现呕吐症状,该病呕吐是典型有规律的进行性加重,即从开始溢奶到喷射性呕吐,从开始每天几次到喂养后每次都呕吐。呕吐物为奶汁或乳凝块并含酸味不含胆汁,少数病例可呈咖啡色,此系反复呕吐或刺激胃窦引起粘膜毛细血管损伤所致;部分患儿可出现黄疸症状,一旦手术解除幽门梗阻后,黄疸迅速在3--5天内消退;体检时可见上腹部膨隆,而下腹部平坦柔软,约95%的患儿上腹部可见胃蠕动波,起自左肋下向右上腹移动后消失,一般在喂奶时或饮食后易看到,右上腹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可触及橄榄样幽门肿块,约1--2cm大小,在呕吐后胃排空时或腹肌松弛时则检出率更高。诊断肯定后,应积极做术前准备,尽早施行手术治疗,幽门环肌切开术为标准的手术,其操作简单,效果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现提倡6小时后即可给水喂养,术后早期积极喂养有利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本文是杨合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