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醉酒的医学常识
酒与醉酒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酿酒饮酒的历史几乎与中国的历史一样久远。据《神农本草》记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炎帝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则曰:“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杜康作秣酒。”仪狄与杜康皆是夏朝人,即言夏代始有酒。一代枭雄,三国时期作协主席曹操同学在《短歌行》中先是写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旋即感慨“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也成为美酒的代名词。从此在中国的历史长河,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政治事件,都再也少不了酒的身影,前者以李白最负盛名,甚至妄言“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后者以太祖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最为成功。一杯小酒如何能深深的陶醉一个民族数千年?
不光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轻轻转动地球仪我们就会发现,除伊斯兰原旨意主义严格限酒外,其他不同的文化几乎也都有与之相伴而生的不同的酒文化。如西方的酒文化与中国不同,而东欧的酒文化又与西欧不同,殖民地的酒文化与宗祖国又不同,如东方人偏好浓香的高粱酒,而欧洲人更钟情于葡萄制造白兰地,西伯利亚的俄罗斯兄弟以烈性酒伏特加出名,而西欧的德国哥们则酿造了苦苦回香的黑啤酒,当西班牙的王室还在品味加里西亚圆润的庄园红葡萄酒时,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殖民者已经开始和当地人一道,用甘蔗水制造更为爽口的朗姆酒。
然而无论酒的何种口感风味的变迁,无论何种工艺材料变幻,酒精是其不变的主旋律。但凡有酒精,就有醉酒中毒的可能。所以世界上因为醉酒造成的问题,甚至超过毒品对社会的危害,是一个全球性难题。轻者伤及自身,重者聚众滋事,酒后乱性,酒后斗殴,冲动杀人等等不一而足。连著名的法西斯头子也充分看到了酒精对神经系统的非凡兴奋作用,于是发起有名的“啤酒馆暴动”,饮酒后驾车也是成就无数马路杀手的摇篮。因此就在不久前,酒后驾驶作为中国的一条“醉酒刑”被写进法律条文,(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吸毒目前也只是属于违法,尚不构成犯罪)可见社会对其的重视。
何为醉酒
狭义的醉酒,是因为酒精导致的精神迷醉状态。因其迷醉状态下感觉迟钝,甚至痛觉都变得不敏感,所以在早期,外科医生们将酒精作为麻药使用。时至今日,医药工业革命,各种新型的麻药不断推出,与酒已无任何关系,但麻药仍然被称为麻“醉”药,可窥其渊源。
广义的醉酒,是因为酒精及酒类饮料摄入过量导致的全身各个系统的不耐受表现。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人饮酒后的表现可能完全不同,有的人喝酒上脸,美人状之以桃花,小人形之以朱砂,但往往还“千杯不醉”。有的人喝酒后则面白如煞,然而双目炯炯。有的人饮酒后走起路来偏偏倒到,跌到地上瘫软如泥,但问起话来还有鼻子有眼,条理逻辑分明。有的人半斤下肚后还能引吭高歌,翩翩起舞,甚至来个一夜激情,但第二天起床,却表示昨晚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全然记不起来了。所以,识别醉酒的特点对于鉴别真醉假醉,以及社交场合预防醉酒伤身,很有必要。笔者归纳后发现,醉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醉酒分型
大脑型醉:即酒精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脊液,引起大脑高位中枢功能混乱,出现意识模糊,意识障碍,是最典型的醉酒表现。此时患者会因为定向力障碍,对自己本人,周围的人以及所处的环境作出误判,出现胡言乱语,做出平时不会做出的出格举动,情绪高昂或低迷,滔滔不绝或或痛哭流涕或做出伤害他人的暴力举动。因为小脑和运动协调系统可能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大脑醉的人可能在运动能力和体力方面并无严重影响。一颗病态的大脑,兼具矫健的身姿,与躁狂型精神病患者毫无二致,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酒疯子,所以一旦出现暴力倾向,是非常危险的,很多严重的刑事案件,纠纷斗殴等都是在这个时间发生的。更为麻烦的是,大脑型醉酒饮酒者本人并无显著不适,甚至更多的来说醉后是一种欣快感,所以大脑型醉的人常喜欢醉酒的感觉,容易反复买醉,成为最忠实的酒鬼。
小脑型醉:在人体的脑功能结构中,小脑和前庭主要负责人体的动作协调与平衡功能,与意识无显著关系,故小脑醉的表现主要是步态不稳,或无法站立,严重者如一滩烂泥。我们所谓的“烂醉如泥”就是形容这种醉酒方式。如大脑的功能此时未有明显的抑制,则小脑醉的人,虽然无法站立或行走,但心中了如明镜,此时千万不可认为其醉了而告诉其“不可告人的秘密”,因为这种醉,属于“酒醉心明白”,第二天,他可能就会一五一十的把昨天的情况向领导汇报,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小脑醉实际上也是最为痛苦的一种醉酒方式,因为前庭的受累,出现重度的眩晕,主管感觉非常难受。所以但凡以小脑醉为主的人,一般都不愿酗酒,这与大脑醉产生的欣乐快感不同。所以在觥筹交错之际,最常见的是大脑型醉的人进攻闹酒,要求不醉不归,而小脑醉的人则细心防守,或老是双手交叉抱住额头以防倒到桌底下去。如同麻醉药物过量的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一样,严重的小脑醉也可因酒精中毒出现延髓呼吸抑制死亡等。
自然型醉:此仍然区别于装醉,大脑功能极其复杂,酒精对其的作用,有时候会受到情绪,使用其他药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长期使用卡马西平等药物后,可能因为肝脏酶活力提高,而导致不易醉,而服用中枢神经系统镇静药期间,如服用地西泮等药物时,则更加容易喝醉。人在处于极度兴奋无论是高兴或痛苦状态时,对酒精的敏感性提高,感情脆弱抑或意志薄弱,个中万千苦楚与欣乐,一触即发。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酒不醉人人自醉”和“借酒浇愁愁更愁”。
胃肠型醉:区别与以上几种类型的醉酒,胃肠型并非真性醉酒,而是大量酒精制品导致的胃肠功能不耐受,并与小脑前庭功能障碍一起作用,则极易引起呕吐,就是圈子内朋友所说的现场直播,如有胃肠粘膜的基础疾病,如胃溃疡等,还可能因为粘膜大面积受累出现胃出血等表现。服用思密达等药物,可以减少胃肠粘膜的刺激,但不能减少酒精的吸收。必须指出,胃肠道反应水平并不能代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水平,所以有的人可能经常喝到呕吐,但从来都没有迷糊过,也能屡屡在呕吐后洗洗脸又回来,且依然站似一棵松,走路一阵风。
植物神型经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称为人体的植物神经,是除一般运动神经以外的一类特殊的传出神经,主要协调内脏的功能和各个系统之间的统一合作。酒精除能扩血管,引起面色潮红如关公一样,也可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甚至部分可发生晕厥,但植物神经受累水平也不能真正反映大脑受累的水平,所以民间有说“面红更能饮酒”。
知己知彼
一个人醉酒的表现,可能出现上述几种表现之一,也可以同时出现上述几种情况,但以某一种情况为最显著,这就是所谓的某些人喝醉酒大话连篇,有些人则虽然烂醉倒地,却依然“心明白”,有些人面如关公,有的人却面如死灰,都是醉酒的不同表现。知道了自己属于何种类型的醉酒,才能最好的预防自己醉酒,如自己属于胃肠型醉酒,则可饮酒前使用一些胃肠粘膜保护剂,啤酒虽然酒精含量低,但部分人胃肠敏感,尤其大量冰冻啤酒,可刺激胃肠,需要避免。瞬间的胃胀,也可刺激迷走神经,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等,故植物神经型醉酒需要避免一口闷和撒尿晕厥。知道了别人属于何种类型的醉酒,则可以避免自己做出失态或失策的举动,如对方仅仅是小脑醉,则出格的话不可说,对方已经是大脑醉,则对方的言语切不可信,如此,总总。《孙子·谋攻》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如此,商场如此,风月酒场亦是如此。
本文是白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