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任崇雷 三甲
任崇雷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心血管外科

经典抗凝药华法林怎么吃、怎么调和怎么监测?

4315人已读

华法林是目前瓣膜病患者最常用的抗凝药物,在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机械瓣终身抗凝、生物瓣3-6月抗凝)以及具备抗凝指征的持续性房颤患者人群,保证抗凝指标稳定是患者治疗的重中之重。我们总结患者常见知识误区,结合简单例子,希望大家能够比较简单学习抗凝概念,在抗凝期间做好华法林药物剂量管理。

1.怎么吃?

华法林并不存在所谓的推荐用量,具体剂量是根据INR指标去制定的。

INR值抗凝目标:

二尖瓣人工瓣置换术后维持在INR:1.8-2.5

主动脉瓣人工瓣置换术后维持在INR:1.5-2.0

三尖瓣人工瓣置换术后维持在INR:2.0-3.0

联合两个或者多个瓣膜置换的患者应该选择较高的INR目标,比如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目标应为维持在INR:1.8-2.5;二尖瓣+三尖瓣置换,维持在INR:2.0-3.0。

机械瓣患者需要终身抗凝;建议生物瓣以及瓣膜成形环置入患者术后维持抗凝治疗3-6月。

在医院,我们一般习惯下午3-4点吃药,每天清晨空腹检测INR,这种习惯有两个优点,第一:早上的INR值出来以后,允许您充分时间咨询考虑吃药剂量;第二:下午吃药以后到晚间入睡前有6-8小时,允许我们观察,提防出血以及栓塞事件。

举个例子:

家里孩子学习考试,并不是每天学够多少个小时就能通过的,而是需要考试及格,因此,并不是每天让孩子学习,考试就一定及格,得定期考试才能知道。同理,华法林也不是吃了就可以,关键是必须要达到相应的INR抗凝目标。

2.怎么调?

调整华法林剂量有两个要点,第一是控制INR值,需要大家定期测量INR。理论上,INR低于目标,应该加量华法林,INR高于目标,应该减量华法林。其次,根据与INR目标差距以及INR的趋势,来判断药物调整幅度,从经验来看1/4片(0.75mg)以及1/2片(1.5mg)是可分割的合理药物剂量,已经足够绝大部分患者用于调整INR。我们不建议您使用所谓的分药器去“精细”分割药物。

举个例子:

我们在高速路上开车,速度需要控制,开得太快,容易撞车(出血),因此需要刹车(减药);开得太慢。后面的车容易追尾(血栓),因此需要给油门(加药)。

关注INR-药物趋势是另一个关键,我们建议大家列表记录INR-药物情况。

再举个例子:

我是二尖瓣机械瓣患者,昨天的INR是2.5,华法林吃1片(3mg),今天测INR是1.8

,应该怎么吃?

A.及格,继续吃1片

B.吃不够,加量

C.吃多了,减量

我们知道INR需要控制在1.8-2.5,昨天值在目标高限,今天值是目标低限,首先,如果继续吃1片,根据逻辑后天值会继续下降到目标以下,因此不可能是A;同样,更不可能是C。正确做法是应该稍微加量华法林,维持INR控制在目标范围。至于加多少,则需要从之前整体趋势判断,一般来说加1/2或1/4片(4.5mg或者3.75mg)都是比较合理的做法。

对于INR>3.5,我们建议停药一次,INR>4.0应急诊静脉泵入维生素K;对于INR持续低于目标,而华法林剂量>2片(6mg),应考虑同时加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如果有皮肤瘀斑、胃出血、黑便或者偏瘫、嘴角歪斜等脑血管意外等相关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复查。

3.怎么监测?

一般而言,患者在住院期间是每天1测,出院后华法林监测可以从2-3天一次开始,如果连续2-3次都是在目标范围内(及格),则可以过渡到1周一次,同理再过渡到2周一次。对于调整华法林剂量以后,我们推荐第二天再复查INR。

举个例子:孩子上学,刚一开始老师为了鼓励孩子学习,每天组织测验,但是咱家孩子每次都考得很好(INR达标),老师很忙就不要求天天考了,反之,每次都考不及格,老师就会要求继续测验。

随着自身心功能恢复,营养吸收功能等也会好转,华法林剂量-INR均可能会有波动,这和饮食、睡眠、身体状况等都有关系,如果长期吃了一个稳定剂量,少量的INR波动可以先不调量,择日复查一下再判断。

(转自“许心声”科普系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任崇雷
任崇雷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心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