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吸毒成瘾神经“消毒”,就能立刻灭去“心瘾”吗?
我们都知道吸毒成瘾后戒毒是很难的,所谓“一朝吸毒,终生戒毒”——大部分吸毒成瘾者基本上是处于“要么吸毒,要么在戒毒”之中。那怕被关8年、10年,“心瘾”仍旧,被关释放出来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在暗下决心:今后决不会再吸毒了,当回家走到半路时他的决心就减少了一半,想到毒品就心跳不止,当快到家时他已不能把持对毒品的渴求,毫不犹豫地去觅毒、用毒,当他走到家时已经吸过毒了。
吸毒后大脑神经会发生哪些变化?
开始吸毒时,漂漂然,特别舒服,心里想什么就会有什么的感觉,简直像神仙,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这种兴奋可达到正常人性高潮的40-400倍,早期性功能非常强悍,他们形容为“金枪不倒”,不少吸毒者喜欢男女混吸,吸毒后第一件事就是“性乱伦”,所以吸毒的人对这种体验终生不忘。但是,成瘾后则从“天堂”落进到“地狱”。毒瘾发作时如同万箭穿心或如同毒蛇猛兽在撕咬他的五脏六腑或像有人对他敲骨吸髓,有的人毒瘾发作时腹泻不止,就像洪水冲开了闸门——汹涌澎湃,内脏像翻江倒海,痛苦万分。他们将这种“毒瘾”发作叫做“透”。当注入了毒品时,戒断症状就会嘎然而止,就像洪水关上了闸门,痛苦也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在“透”时唯一要做的事就是马上用上毒品。打针最快见效,他们又因此成为打针高手,静脉穿刺术一针见血,反复打针,浅表静脉已成疤痕,只好打大血管,如腹股沟处血管,他们称之为“开血槽”。成瘾后用毒只是为了缓解毒瘾发作时的痛苦,这时已享受不到吸毒早期的“乐趣”了。早期,几天吸一次毒,还相安无事,随着用毒量的增加,原来的量已达不到前期那种体验,就要加大用毒量和增加用毒的频度。这时每天吸毒次数从一天一次到一天几次,严重的吸了毒就睡,醒了又吸毒。如此恶性循环身体也就越来越差,许多疾病接踵而至。
吸毒成瘾的人其就实也非常想戒毒,因为他们也受够了毒瘾的折磨。可是,要想戒毒已经不可能了。毒品成瘾就意味着大脑中的某些神经环路及神经核团发生了病变,这时已经不是吸毒者自己能主观控制得了。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现吸毒成瘾后,作为“奖赏”中枢神经中心的“伏隔核”释放大量的“多巴胺”神经递质,反复吸毒则使神经递质大量释放,造成过度“奖赏”。当一旦停止使用毒品,神经兴奋性发生逆转,即出现全身难受、渴求再用毒品,即出现戒断症状。此时再用毒品,多巴胺神经递质再度释放,戒断症状消失,身体暂时恢复平静。短暂的平静后等来的又是一次毒瘾发作,只得再次使毒品,如此一来,又是陷入没完没了的“吸毒—戒断发作—吸毒—戒断发作”的周而复始之中。
吸毒“心瘾”为何难除?
吸毒时的“快乐”与用毒品时的情景,如吸毒场所、毒友、吸毒工具,如注射器等,都会形成“正强化”的条件反射。当戒断时的痛苦,即“毒瘾”发作时的情景也会形成“负强化”条件反射,还包括吸毒后被公安机关查处。这些条件反射都会通过脑内另一神经核团类似杏仁核形状的——杏仁核中作为记忆深深地保存下来,甚至终生不忘。凡是与吸毒有关的情景都会极大地促发他们的“毒瘾”,如见到一起吸毒的“毒友”、吸毒场所、吸毒工具等,大脑中的杏仁核立即兴奋,形成条件反射,就会怦然心动,渴求毒品,所有的吸毒“快乐”体验就会出现,用毒的渴求立刻涌现,自然而然就会去觅毒吸毒。一复吸,又进入了“吸毒—快乐—难受—戒毒”的死循环。每当看到、听到、想到与吸毒有关的事或物就会激发杏仁核的兴奋,同时杏仁核的活动又会激发伏隔核的成瘾“奖赏”,共同引发“心瘾”,导致强烈的对毒品的渴求,使得吸毒者非要摄入毒品不可。
吸食毒品,包括酒精还会损害人的大脑前额叶,人的高级精神活动,如理解力、判断力、控制力、意志力等都是受大脑前额叶调控。当长期摄入毒品就会破坏我们的大脑前额叶,使我们的判断力、控制力、意志力都出现障碍。如吸毒者成瘾后明知吸毒对身体有害,不能再吸,可他已不能控制和管理自己了,丧失了理性,甚至没有了人性,就是这个原因。
对成瘾神经“消毒”能立刻消灭“心瘾”吗?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戒毒之所以那么难,关键是“心瘾”难除,是由于大脑神经受损,如果把受损的神经核团“消毒”,即将其“消融”,毒瘾确实可以立即消失。见效快,手术后从麻醉状态一清醒过来就见效果。就像国外科学家在上世纪20年代,对那些具有好斗、暴力攻击行为的动物,对杏仁核毁损后失去了攻击性一样。对于吸毒成瘾的患者大脑中的伏隔核、杏仁核等处手术后,消除了产生“心瘾”和形成条件反射的物质基础,“心瘾”和吸毒条件反射消失,使心瘾完全消失。病人术后见到毒品不再“心动”,见到毒友也不再想毒。如肖某,男,35岁,吸食“海洛因8年,多次药物戒毒,2次强戒,是在歌舞厅上班,被人引诱吸毒。术后又回到歌舞厅上班,见到毒友吸毒,他在一旁不为毒品所动,用他的话说:手术后对毒品已没有任何感觉,见别人就在身旁吸毒也无所谓,还说以前的药物戒毒根本不可能有这种奇特的效果。当然,在这种场所上班仍然是危险的,不利的。3年后随访没有再吸毒,并经验尿证实未再吸毒。我们对手术戒毒的200例病人作了3年随访,70%保持操守。武汉一患者出院没回家直奔工地,管理数百名工人,第3年时随访一直正常工作。还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术前吸毒人员经常会做与吸毒有关的梦,如梦见被公安人员追捕,被毒友追杀等,而术后普遍不再做类似的梦,这也可能从反面证实“心瘾”的消失。还发现复吸者并不是“心瘾”作怪,而是习惯行为,如术后不再吸烟,但会无意识地做吸烟的动作,有的复吸是习惯性地去以前的吸毒场所,又被毒友拉下水。所以术后仍需加强管理。有的复吸人员在1、2年后自行戒毒,我们称之为“后续”效应,这种效应比例较高,如福建共作了11例手术,原有3例复吸,5年后电话随访,3例均自行戒毒,故复吸人员仍有希望戒毒成功。
药物依赖手术治疗有效包括合成毒品依赖,也包括酒依赖。对于合成毒品成瘾,有一种误解,认为合成毒品依赖不重,事实上并非如此。吸食合成毒品如“冰毒”“K粉”等,戒断症状确实不如海洛因严重,但这类毒品更易成瘾,如有的只吸一次“”冰毒”就成瘾,甚至吸一次就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而且这种精神症状对药物治疗应答不佳,比海洛因对身体的损害更严重,往往吸3个月就出现记忆障碍,焦虑、抑郁、恐惧,其症状要比传统毒品更早出现,这些症状药物治疗非常困难,而手术治疗不仅可消除“心瘾”起到戒毒作用,还能同时治疗精神症状,尤其是脾气暴躁等,效果显著。
如何对成瘾脑细胞或神经核团“消毒”呢?
脑神经细胞或神经核团是很细小的,功能也很复杂,有的脑神经细胞或神经核团是绝对不能损害甚至是不能碰的,如脑干及脑干生命中枢、网状结构、蓝斑部等。而其他不少部位,特别是神经环路已有病变的则对其“”消融”,即破坏成瘾神经环路或核团,就可达到消除形成毒品“心瘾”和造成正负强化形成吸毒条件反射的物质基础,达到戒毒的目的。要对造成“心瘾”的神经环路和神经核团“消融”,首要条件就是要能精准定位,因为神经核团只有数毫米,只有通过CT/MRI/DTI神经影像学图像融合技术,在可视化条件下利用神经导航技术精确定位。过去的定位都是手工(四代以前的技术)计算靶点,误差较大,可达10毫米-13毫米,而目前我们是应用欧洲最新的第五代定位技术,误差为±0.3mm,几乎可忽略不计。因是微创手术,恢复快,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8天出院。
手术治疗有效而安全,不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如有一个18岁的高中生,手术后考了大学本科。有的在私企还接替父辈当上总经理。有的作技术工作还晋升工程师或当教师等。我们通过对500多例吸毒病人的观察,发现手术后操作记忆还比术前好,单项有统计学差异,但全智商则术前术后无统计学差异,证实手术不影响认知功能。
021-38804518转22152(住院)转22197(门诊)。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功能神经科 杨理荣
本文是杨理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