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成刚 三甲
孙成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及后果

2005人已读

1.胃食管交界的解剖结构抗反流的减弱:在胃食管交界,抗反流结构包括下食管括约肌、膈肌、膈食管韧带、台管与胃之间的锐角(his角),现在认为其最主要为下食管括约肌(LES)。在LES压力出现经常或频繁的一过性减低,以致括约肌松弛时,出现反流症状。LES压力下降出现在:①迷走神经功能减低,出现非胆碱能神经的抑制作用;②胃扩张或幽门功能不全而致经常开放;③妊娠呕吐;④糖尿病、滑动性食管裂孔疝、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等。

2.食管体部的清除减弱:在有反流物存在食管内时,食管体部出现继发性蠕动,达到容量清除作用,而在胃食管反流病时,食管体部蠕动可能减弱。同时唾液分泌也减少,致使酸性反流液停滞在食管内,引起组织损害。

3.食管壁的防御机制减弱:临床上,反流性食管炎仅仅发生在部分有反流症状的病人,有的症状虽然突出,却不一定有明显的组织损害,只有在食管防御功能减弱,攻击因子处于优势时,才会出现组织病变。反流物的攻击因子,是指反流物内含有的胃酸、胃蛋白酶、胆盐及胰酶。在pH<3时,胃蛋白酶呈活性状态,消化上皮蛋白。在胃或小肠部分切除,有大量十二指肠胃内容反流时,胆碱及胰酶亦反流到食管内,它们可增加食管黏膜的渗透性,加重胃酸及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损害作用。

胃食管反流的后果:①反流性食管炎,轻者仅有上皮基底膜增厚,嗜酸及淋巴细胞增多;重者食管粘膜上皮糜烂、溃疡甚至穿孔,亦可致瘢痕狭窄;②气道损害,夜间反流物过多而吸入呼吸道,引起阵发性咳嗽、反复发作的肺炎、喘息甚至窒息感


孙成刚
孙成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