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性脊椎椎体骨折治疗及康复要点
骨质疏松这个名词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绝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它,一旦骨质疏松症发生了,它带给人们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骨质疏松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类的健康杀手,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因此骨质疏松症也被形象的称为“静悄悄的杀手”。骨质疏松直到进展到椎体强度严重下降,随之而来的主要风险就是骨折,尤其是椎体骨折。轻微的外伤,诸如少许负重(打喷嚏、搬花盆等动作)就足以使脆弱的椎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多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其致残率、致死率高,危害极大,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预期寿命低,文献报道长期卧床者1年内致死率可达20%,永久性致残率可达50%,4年内死亡率甚至高达50%,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寿命。
如果没有逃脱椎体骨折的宿命,那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或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就会是一个很优的治疗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手术,其目的是使骨折椎体得到稳定和强化,防止脊柱进一步压塌带来的后凸畸形或者脊髓损伤瘫痪,同时可以解决疼痛的问题。由于是微创手术,创伤小,预后快,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行走,无需卧床限制活动,这样就规避了那些给老年人带来致命伤害的卧床并发症。因为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回家休养,没有了医护人员的叮嘱和照料,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着重谈一谈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微创手术后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危害大,多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该类人群术后需要定期检测双能X线骨密度(DXA)。
二、六周内的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或者六周后的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仍有疼痛症状的患者建议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或者椎体成形术(PVP)。
三、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下床活动时需要佩戴硬质腰围(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弯腰、扭腰、腰部负重等有可能损伤到脊柱的动作。
四、已发生过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再次骨折,所以术后特别需要重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骨折的预防。
五、术后调整生活方式
1、做到均衡膳食,膳食做到高钙、低盐:每天进食蛋白质0.8/1.0g/kg/天;每天进食300ml以上牛奶及相当的奶制品。
2、充足日照:每天中午11点到下午3点为最佳日照时间;每次日照时长为15-30min;每周至少2次;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
3、规律运动: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太极、舞蹈等);负重运动及阻抗运动(循序渐进、咨询医生行运动指导)。
4、戒烟、戒酒、限咖啡及碳酸饮料。
5、特别强调避免跌倒!
六、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钙剂:成人800mg/d;>50岁人群1000-1200mg/d;高血钙和高尿钙患者禁用。
2、维生素D:骨质疏松症患者800-1200IU/d;25(OH)D宜维持在75nmol/l(30ng/ml)以上;定期检测血/尿钙浓度;不建议一年单次大剂量补充。
七、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1、骨吸收抑制剂:
双膦酸盐(患有严重口腔疾病或需要接受牙科手术的患者不建议使用)
a、唑来膦酸(密固达):静脉注射每年一次,连续三年
b、阿仑膦酸钠(福善美):口服70mg/周或10mg/日 空腹
注:口服双膦酸盐5年或静脉注射双膦酸盐3年停药
2、 使用骨形成促进剂:
特立帕肽20ug皮下注射/d
注:治疗最长时间不超过24个月,此种治疗费用较高,如果骨吸收抑制剂效果不佳时可采用此种治疗
3、活性维生素D:
骨化三醇(罗盖全)0.25ug/次2次/d
或者阿法骨化醇(法能):0.5ug/次1次/d
希望我的术后注意事项能给您带来帮助,我是脊柱外科医生丛宇,感谢您的关注!
本文是丛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