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寰
主任医师
深圳大学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患者能不能运动?你out啦!
1938人已读
很多患者到诊室来都是坐着轮椅,问及肢体是否有异?回答是:怕走路影响心脏,所以连步行都由轮椅代替了......得了心脏病是否应该“寸步不行”?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常有误区,认为得了心脏病就得减少运动,免得刺激心脏,诱发疾病。实际上,适度运动反而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发作。
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功能,防止血栓形成。而血栓的形成正是冠心病患者发生脑中风的重要诱因之一。
到底什么运动适合心脏病患者呢?看看下面的准则: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60分钟,每日1~2次,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都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以不引起头晕、劳累为准则。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通过以上推荐的运动,我们能更很好地活动身心,但是在选择的同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孱弱,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力而行,这样才能达到运动身心的最佳效果。
本文是李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