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风疹病毒
患者戴某,女,26岁,于2018年5月确认怀孕,孕12周检查发现风疹病毒抗体双阳性(IgM,IgG阳性),因为担心病毒对胎儿有影响,遂做了引产手术。虽然有大宗病历资料包括医学文献资料显示:妊娠早期(尤其是4个月以内)感染风疹病毒后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有流产、死产、早产甚至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因此,临床医生对此的建议绝大多数是及时终止妊娠。但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另外一个问题:某些女同志受孕不易,不是说“想怀孕就能怀孕的”,难道因为可恶的风疹病毒就放弃了怀孕的梦想吗?
风疹病毒呈世界性流行,据文献报告: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有多处地方流行,上海育龄妇女中为97.5%,北京为99.28%。6个月以内的婴儿因可以获得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而很少发病。患病后大多数具有持久免疫力。风疹病毒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低热、全身性皮疹,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病程短,但对于孕妇来说,风疹病毒感染对胎儿是危害严重的。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畸形。而且孕妇感染风疹病毒的时间越早,致畸的可能性越大。血清学研究表明,感染过风疹病毒的育龄妇女即使再被感染,怀孕后也不会对胎儿造成危害。但是约有10%的育龄妇女属于风疹易感者,她们在怀孕的头3个月内如果是初次感染风疹病毒,胎儿致畸率高达80%以上。这是因为孕育3个月以内的胎儿尚不具备合成干扰素的能力,难以抵制风疹病毒的感染,以致风疹病毒大量繁殖,阻滞细胞分裂,妨碍组织的分化,从而形成畸形,如兔唇、腭裂、小头、白内障、先天性聋哑、骨发育障碍等。 风疹病毒抗体是有可能会维持终生的,而病毒抗体有2种,即IgM型和IgG型,IgM型通常指近期感染,IgG型指既往感染。我国近年曾有报道:在835例早孕妇女中,查出IgM型抗体阳性率为1.44%,其胎儿血风疹IgM阳性率占感染孕妇的62.5%,这说明近期感染病毒对胎儿的影响最大。对于病毒抗体双阳性,大多数人认为病情更严重,其实不然,例如HBV感染,核心抗体IgM阳性提示可能是急性乙肝,核心抗体IgG阳性提示慢性乙肝,核心抗体双阳性提示慢性乙肝急性发作,套用这个模式,风疹病毒抗体双阳性可以理解为:既往感染了风疹病毒,目前仍有病毒活动。根据前面的论述,个人认为:只要不是在近期(3个月以内)感染的,还是可以考虑继续妊娠的。有研究资料表明:在妊娠第1月感染了风疹病毒,胎儿出生后罹患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概率是50%,第2月感染为30%,第3月感染为20%,第4月感染为5%,这个数据说明: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大,感染风疹病毒后对胎儿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怀孕月份越大,证明胎儿的发育越来越好,那么感染病毒后所受的影响就相对较小。血清学研究表明,感染过风疹病毒的育龄妇女,即使再被感染,怀孕后也不会对胎儿造成危害。
建议:如果孕妇在妊娠头3个月内确诊患了风疹,则需考虑人流,风疹初愈的育龄妇女在6个月内最好能够避免怀孕。
治疗:该病无特效治疗,除对症治疗外,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有助于减轻病情。
预防:因本病症状较轻,一般预后良好。有极少数并发脑膜脑炎、血小板减少者可能导致颅内出血可引起死亡,但发生率极低。重点人群是育龄妇女,可以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可明显减少先天性风疹的发病率。目前国内多用麻腮风3联疫苗,同时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这3种疾病,根据上海、武汉等城市的实践,育龄妇女婚前接种风疹疫苗可大大降低先天性风疹的发病率。
本文是侯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