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亮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曼月乐环,怎么样?

发表者:孔亮 人已读

曼月乐(Mirena),是一种带孕激素的避孕环(严格说,应该叫做宫内节育系统),由德国拜耳公司生产。需要由专业人士放置在宫腔内,用于避孕和治疗疾病。根据拜耳公司提供的资料,曼月乐每日释放左炔诺孕酮(LNG)20 μg,5年后更换新的节育器。曼月乐放置方法很简单,门诊即可进行,无需麻醉。

1556871748.png

目前,这种“避孕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当中,在我的门诊或者住院患者中,您可以也会经常听我提起这个洋玩意儿。的确,在中国,医生应用曼月乐环,用途是治疗多于避孕。

一、曼月乐的主要用途

这是一种新型的避孕环,一年的失败率约为0.2%,是一种高效的避孕措施。避孕作用机理是孕激素作用于宫颈粘液使之变得更加粘稠,阻碍精子穿透,作用与子宫内膜是指发生蜕膜化,干扰胚胎着床。研究表明,释放孕激素的曼月乐并不影响排卵。

不同于其他宫内节育器,曼月乐中孕激素的作用,还可以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和子宫内膜增生症,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因为曼月乐局部作用比较强,特别适合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增生,可以有效缓解痛经,控制病灶进展以及逆转子宫内膜增生。

曼月乐还可以用于月经量增多和原发性痛经,控制月经量,缓解痛经。

二、曼月乐的副作用

很多人在网络上看到关于“上环”后的体会,很担心上环有关的副作用。对于曼月乐,似乎传播它的副作用要比她的实际治疗作用更为广泛(我认为这可能因为上曼月乐,一般都是由医生建议的,而非患者主动的)。大多数患者在放置曼月乐之前都要担心它的副作用。所以,这里我们聊聊其主要的几个副作用。

1、月经改变:月经的改变包括月经淋漓或者闭经:孕激素作用使排卵前期内膜开始蜕膜化,正如庄稼地还没有足够的优质土壤,就开始浇水,由于土壤根基还不够坚固,就发生内膜剥脱,出现淋漓出血,出血不多,偶尔会有,持续存在。放环后最初的三个月内,67%的女性出现不规则出血,一年后下降至19%。而一年后闭经和月经稀发的发生率分别是16%和57%,半数患者月经量减少,甚至一部分患者出现了闭经。此时的闭经其实也只是孕激素作用引起的。

2、体重增加:说实话,大多数避孕药都有导致体重增加的可能,孕激素的作用会使食欲增加,喜欢吃复杂碳水化合物如炸鸡柳之类的东西。因此,需要控制饮食,建议您改变生活方式,加强运动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曼月乐因为是局部作用,相比口服的孕激素,这部分的作用,小多了。

3、脱落:曼月乐脱落率比较高,主要是原因宫腔大、质地轻、大量经血的冲击作用还有孕激素对子宫的松弛作用,特别是下移现象更为普通,因为放置时宫腔大,自然会下移。如果B超提示下移,需要您严密观察,因为可能会有脱落的可能,避免脱落后计划外的再次怀孕。

4、疼痛: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都有疼痛问题,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内部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使得子宫对曼月乐更加敏感。此种情况下,服用依布洛芬(芬必得等止痛药)能减轻疼痛。通常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疼痛会缓解。如果持续不适应,则需要取出曼月乐。

要说的是,其副作用也是因人而异,不可预测,而且一旦发生后还可以通过某些措施预防和改善的,所以,当医生给您提供一个合理的医学建议时,还是建议您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毕竟,大多数放置曼月乐是为了治疗某种疾病。所以,先不要过于担心其副作用,尝试接受医生的医学建议。当然,也要表达您对曼月乐副作用的担心,充分知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不要一味拒绝,要积极走出第一步。如果不适应,可随时取出曼月乐,手术操作非常简单。

1556871749.png

三、环下移了,怎么办?

曼月乐常规放置于宫底处;子宫腺肌症者放置曼月乐,因子宫肌层增厚,如超声提示宫内曼月乐上端距宫底浆膜距离>20mm,并不表示曼月乐自宫内下移或脱落;即使曼月乐位置下移,只要仍存在于宫腔内,即可发挥作用,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节育器已经部分脱出到宫颈管或者脱出宫颈外口,就必须要取出来了。

四、取环或更换曼月乐,有时间限制吗?

曼月乐装置里面含有52mg的左旋炔诺孕酮孕(一种孕激素),每天可以释放微量20微克,持续释放5年,一般在5年后取出。

对于到了曼月乐的有效期,需要更换新环患者,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环的更换;

对于由于各种原因,想要取环者,在月经干净的第3-7天即可。

五、若还想要小孩,曼月乐有无影响?

有研究表明,在5个主要的临床试验中观察了3330名妇女使用曼月乐的避孕有效性:1年的失败率约为0.2%,5年的累计失败率约为0.7%;使用曼月乐不影响以后的生育力,在取环以后可以立即尝试怀孕,约有80%希望妊娠的妇女在取出曼月乐后12个月内受孕。

1556871749.png


本文是孔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