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道俊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核纤层蛋白病(Laminopathy)

发表者:洪道俊 人已读

1、前言

丹丹同学是我们吴老主任的关门弟子,也是我这几年遇到的最满意的学生之一。刚入学时不经意问她一句:想不想去北京的实验室做课题。没成想她就记住了,到研二时就跑来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到北京做课题。恰好此时北大医院儿科的熊晖教授(小儿神经肌肉病的大牛)那儿有空缺,所以丹丹同学就做了1年多的北漂。

她在北大专注于一组由核纤层蛋白(LMNA)突变导致的早发型肌病的临床和基因研究。1年多时间很快过去,熊教授在电话了狠狠地表扬了丹丹同学。而丹丹同学告诉我:(1)时间过得太快了,如果能再有点时间可以把功能方面的研究做的更好;(2)她不想做儿科医生,那些孩子太可怜了。时至今日,儿科医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话题,一个医学界都在调侃的问题,所以丹丹同学当年不愿做儿科医生的想法还是很超前的,但是她毕业后舍我而去,怎么劝都劝不住,也难道是对当年我的回应吗?

2Laminopathy的历史

1997van der Kooi 首先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1B定位于1q11-21[1]1999Bonne 发现LMNA基因突变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EDMDEmery-Dreifuss muscular dystrophy, EDMD[2]2000Raffaele Di Barletta发现LMNA基因突变也可以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EDMD[3]2004Mercuri报道LMNA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先天性肌病[4]2002De Sandre-Giovannoli A发现LMNA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轴索性CMT2B1Charcot-Marie-Tooth disorder[5]。国内关于LMNA基因突变的研究较早见于心脏科或者内分泌科,肌病方面的研究河北胡静教授团队较早有报道,但最大宗的临床研究主要来源于北大儿科的熊辉教授团队。LMNA基因突变还可以导致各种类型的心肌病、早老综合征、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骨发育不良等,因不是本节重点,不在此处列出。

3Laminopathy的临床

核纤层蛋白(lamin)根据等电点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类:laminAlaminBLaminALMNA基因编码,而laminBLMNB1LMNB2基因编码。又因为LMNA转录本的不同,在蛋白C基端段的差异,产生laminAlaminC两种蛋白。这几种lamin蛋白都属于中间丝蛋白,是分布于核膜上,对维持核膜的稳定和核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LMNA基因突变导致的临床表型目前超过10[6],主要分为四个大类:(1)横纹肌病变;(2)脂肪萎缩病变;(3)遗传性周围神经病;(4)早老综合征。本文主要陈述LMNA基因突变相关的肌营养不良症,其他类型的laminopathy以后有机会再述。

LMNA相关肌营养不良是一组由LMNA基因突变导致的肌营养不良亚型,根据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病情进展程度与严重性等可分为LMNA相关先天性肌营养不良(LMNA-related 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 L-CM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DM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EDM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B 型(Limb 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type 1B, LGMD-1B),均属于核纤层蛋白病。由于该组肌营养不良发病率极低,且具有显著的临床及遗传异质性,目前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关联性尚不明确。

L-CMD发病最早,出生时或生后数月可出现症状,如哭声弱、蹬被差、抬头无力等,病情严重且进展迅速,逐渐表现出明显的躯干及颈轴肌无力、肌张力低、远端关节挛缩及脊柱强直、心脏受累及呼吸功能下降等。个别患者合并早老、脂肪萎缩、脑部异常等症状。

EDMD发病相对较晚,常儿童早期起病,病情较轻,缓慢进展,典型的临床三联征为关节挛缩、肩胛腓骨肌肌无力及肌萎缩、心脏传导异常等。该病近端关节挛缩出现较早,如肘关节挛缩,脊柱逐渐受累,如脊柱强直、屈颈不能等。心脏传导异常多出现于30 岁以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是该病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多数患者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异常,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者临床症状较重,发病年龄较早,个别患者合并出现轻微早老症状、脂肪萎缩、小颌畸形、眼睑下垂等症状。

LGMD-1B发病年龄多为20岁左右,主要表现为肩胛带及骨盆带肌无力,10-20年后出现上肢受累,60%以上的患者心脏受累,但相对较晚,关节挛缩不明显或不出现。心脏受累是该组疾病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房室传导阻滞具有潜在的致死性,故对该组疾病患者均需早期及长期地进行心脏方面的监测。

此三种亚型临床表型的严重程度差异明显,其遗传方式稍有不同,L-CMD 多为散发病例,以显性新生杂合突变为主。EDMD 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LGMD1B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虽然该组疾病均由LMNA基因突变所致,但同一突变在不同患者可表现出不同表型,甚至同一患者可出现多系统受累,这种临床表现的个体差异机制尚不明确。

LMNA相关肌营养不良的肌肉病理表现为肌营养不良改变或肌肉病样改变,I型肌纤维选择性萎缩,甚至表现为肌型比例失调。部分患者可以出现显著的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浸润可能为该组疾病的早期病理特征,与行肌活检的年龄有关,炎症机制可能是该病的早期病理机制之一。电镜观察可以发现肌细胞核形态异常、异染色质浓、核膜局灶缺失、核带、核仁裂等细胞核异常改变。

研究表明,婴儿期肌肉病理伴有炎症改变的LMNA-相关的肌肉病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所以,对确诊为L-CMD的患者,应尽早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至于针对LMNA 突变的靶基因靶治疗,仍在研究之中。目前,在没有根治性药物的情况下,综合支持治疗与护理尤为重要。患者需坚持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延缓关节挛缩与脊柱畸形的进展、改善运动能力。关节挛缩或脊柱畸形严重者,也可选择矫正手术。伴有典型“垂头征”的患者,需加强颈部保护措施,如戴颈托、少去人多的场所、乘坐的车子尽量匀速行驶。部分患者可反复出现肺部感染,建议加强患儿的营养,同时尽量减少导致感冒的因素。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肺功能下降、甚至呼吸衰竭,需定期监测肺功能,必要时可予以呼吸支持。对于喂养困难的患者可予以胃管插管或胃造瘘术。另外,由于L-CMD 患者可存在潜在性致死性心律失常,需进行心脏方面的监测,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也有报道表明,携带LMNA 突变的患者,血谷胱甘肽下降可作为心脏受累的早期标志物。对于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考虑安置起搏器。

4、结束语

本文开篇就用了核纤层蛋白病(Laminopathy)这个大帽子,但是写着写着就局限到了LMNA相关肌营养不良症。然而Laminopathy毕竟是一个临床异质性极大的疾病体,和Titinopathy有的一拼。Titinopathy多局限在各类肌病范畴,而Laminopathy却出现很多临床迥异的表型。

记得早年在上海医科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一天中午饭后闲逛进入病理楼。在走廊上看到一个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的人体标本,显得很苍老,但旁边的介绍说那是一个孩子罹患一种早老症。当时内心非常震惊,也有点害怕,牢牢地记住了世间还有一种病叫“早老症”。听说现在上医的病理系组建了一个人体科普馆,上海的人民真是幸福。再有,记得1年前门诊,一个女孩的妈妈非常着急的来到我门诊,说孩子的腿和臀部肌肉萎缩了,但是仔细检查后告知她们这是脂肪萎缩,肌肉还好。所以做肌肉病的医生一般都会留个心,当患者主诉肌肉萎缩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要注意是否有皮下脂肪的萎缩可能。

参考文献

1.van der Kooi AJ, van Meegen M, Ledderhof TM, et al. Genetic localization of a newly recognized autosomal dominant 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with cardiac involvement (LGMD1B) to chromosome 1q11-21. Am J Hum Genet. 1997;60:891-5.

2.Bonne G, Di Barletta MR, Varnous S, et al.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lamin A/C cause autosomal dominant Emery-Dreifuss muscular dystrophy. Nat Genet. 1999;21:285-8.

3.Raffaele Di Barletta M, Ricci E, et al. Different mutations in the LMNA gene cause autosomal dominant and autosomal recessive Emery-Dreifuss muscular dystrophy. Am J Hum Genet. 2000;66:1407-12.

4.Mercuri E, Poppe M, Quinlivan R, et al. Extreme variability of phenotype in patients with an identical missense mutation in the lamin A/C gene: from congenital onset with severe phenotype to milder classic Emery-Dreifuss variant. Arch Neurol. 2004;61:690-4.

5.De Sandre-Giovannoli A, Chaouch M, Kozlov S, et al. Homozygous defects in LMNA, encoding lamin A/C nuclear-envelope proteins, cause autosomal recessive axonal neuropathy in human (Charcot-Marie-Tooth disorder type 2) and mouse. Am J Hum Genet. 2002;70:726-36.

6.Politano L, Carboni N, Madej-Pilarczyk A, et al. Advances in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in laminopathies. Acta Myol. 2013;32:18-22.

本文是洪道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