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机械瓣后做其他其他手术如何调整抗凝,看看指南怎么说
换机械瓣后做其他手术如何调整抗凝
因为心脏病做换瓣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因为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长期存活。但是换瓣后有些患者可能碰到其他疾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需不需终止抗凝,需不需要桥接其他抗凝药,医生和患者可能都比较纠结。让我们先来看看指南怎么说。
终止抗凝:
1.指南建议在进行小的治疗操作(如拔牙、白内障手术),出血比较容易控制,机械瓣患者不需要终止华法林抗凝,维持INR值在推荐水平。
2.指南推荐,植入的机械瓣为双叶式的患者,没有其他栓塞风险的(比如房颤、既往有栓塞病史、高凝状态、老一代的机械瓣膜(球笼瓣或者侧倾碟瓣)、左心收缩功能不全、1个以上机械瓣),进行侵入性操作或手术时,可以短暂停止华法林抗凝,不需要桥接抗凝。
3.对主动脉瓣置换却有栓塞风险的患者、置换老式主动脉机械瓣的患者、置换机械二尖瓣患者,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评估出血和栓塞风险,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或者外科手术前,暂停华法林抗凝,使INR不达治疗水平,是合理的。
4.华法林抗凝患者如需急诊手术,输新鲜冰冻血浆或者凝血酶原复合物是合理的。
抗凝桥接:
选择静脉普通肝素或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主要是根据经验。
如果需要中断抗凝,华法林一般在操作或手术前3-4天(以使INR在大手术前降至<1.5),如果出血风险控制应尽早恢复抗凝,一般为手术后12-24小时。应该在INR降至治疗阈值以下后开始桥接抗凝,静脉注射普通肝素或皮下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通常在手术前36-48小时开始,术前4-6小时(普通肝素)或者12小时(皮下低分子肝素)停止。
此篇科普文章依据主要来源为:2014 AHA/ACC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of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院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指南)和2017 AHA/ACC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14 AHA/ACC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2017年对2014年指南的更新),有心人可前往查询。
指南是综合该领域内现有的可靠文献,提供可能的方案,是医生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但也不能仅根据指南“对号入座”,仍需结合患者病情、工作社会经济条件、医生经验等诸多因素才能做出合理决策。

本文是沈中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