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伟 三甲
李伟 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泌尿外科

膀胱起搏器(骶神经调控)治疗排尿功能障碍

2760人已读

排尿功能障碍是指膀胱尿道的储尿期或/和排尿期功能异常,是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增生、慢性非梗阻性尿潴留、慢性间质性膀胱炎、尿失禁等。药物治疗通常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疾病的一线方案,但对于顽固性排尿障碍患者,药物治疗却难以奏效。重建功能的外科手术适用于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排尿障碍,有严格的临床适应证。近年来,传统中医疗法(如针灸等)在排尿功能障碍的治疗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但效果不确切及机制不明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顽固性排尿障碍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探讨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尤为迫切。

140年前,有学者首次尝试应用膀胱内电刺激来治疗慢性尿潴留患者,获得初步成功但难以推广。近年来,电刺激技术已从先前靶器官的直接刺激发展到脊髓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的弱电刺激模式,而骶神经调节(sacral neuromodulation,SNM)技术是基于脉冲方式弱电刺激骶神经以调节膀胱、尿道以及盆底器官功能的治疗方法。SNM疗法在治疗多种顽固性排尿障碍方面获得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医生开始重视该技术。

19世纪80年代早期,Tanagho等通过骶神经根电刺激来干预膀胱功能,为SNM技术和膀胱起搏器植入设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美国加州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将心脏起搏器技术与疼痛电刺激治疗技术相结合,将骶神经电极植入用于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治疗上,取得一定疗效。1979年Schmidt等在美国开展了SNM的动物实验介绍了SNM技术,描述了SNM电极植入的具体步骤,并将其应用于治疗尿失禁合并影像学表现为慢性尿潴留的患者,证明了该技术的临床可重复性。在欧洲,1994年SNM通过了欧洲共同体的认证,并应用于临床;同年Matzel等报道了SNM应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的成功经验。在美国,1997年9月,SNM技术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用于难治性OAB的治疗,并于1999年4月将其适应证拓展至严重尿急-尿频综合征和非梗阻性尿潴留。由此,SNM技术广泛进入临床,并成为顽固性排尿障碍的有效治疗手段。经过学者们不断地努力和尝试,在过去的十几年中.SNM经历了巨大的技术革新,包括倒刺电极、术中x线透视技术以及小型刺激器的应用。2006年Interstim@II刺激器在欧美应用于临床.Interstim@II刺激器的体积和质量都比Interstim@I刺激器减少50%以上,且可以直接与电极连接,无须使用延伸导线,使永久植入更简单、更微创。此项技术虽在国外应用广泛,但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从本世纪初逐渐开展起来,目前全国已植入永久电极的人数500余例。

SNM可应用于各种难治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目前美国FDA批准的适应证为:①难治性急迫性尿失禁、顽固性尿频.尿急综合征.也称难治性OAB;②特发性尿潴留;③排便功能障碍,如大便失禁、排便困难等。难治性是指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治疗的不良反应:特发性是指非梗阻性、非神经源性,病因尚未明确。SNM治疗的相对适应症:有研究证据表明,SNM对神经源性膀胱、盆底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以及慢性便秘均有一定的疗效。亦有研究表明SNM对外伤性的排尿困难效果显著。

image.png

李伟
李伟 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