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邱立新 人已读
今天
想跟各位病友聊一聊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一些不良反应
首先
什么是化疗?
化疗是化学治疗的简称,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它与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为癌症的3大治疗手段。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治疗恶性肿瘤。
抗肿瘤的化疗药物几乎都是细胞毒性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对分裂、增殖比较快的细胞,如:骨髓造血细胞、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等。因此在有效的肿瘤化疗中,毒副作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另外还有一些如耳毒性抗菌素生素等,都具有细胞毒性作用。
化疗给药的方式也很多,包括:静脉给药、腔内给药、区域灌注、肌肉注射、口服等等,不同的药物给药方式不同。
化疗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呢?
化疗药物为细胞毒药物,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毒副作用,最常见的有:
l消化系统反应
l脱发
l局部刺激作用
l皮肤毒性
l过敏反应
l骨髓抑制
l神经系统毒性
l实质脏器的损害
l......
对于我们普通患者而言,需要知道的是,化疗毕竟是一种较为激烈的治疗手段,不良反应的出现是正常的,不要过分恐惧。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对后续的治疗会有很大的帮助。
并且大部分化疗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是可逆的,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通过一些常规药物的使用对症治疗是可以控制或者减轻毒副作用的。
另外有一些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的,比如由化疗而引起的恶心呕吐,可以提前应用一些预防性的止吐药物,则可大大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对于我们的患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医生充分的信任,不要轻信那些对于医患关系的谣言,而是要相信医生的专业水平,临床医生在诊治的过程中必定会严格掌握化疗适应症、规范合理地制定化疗方案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抗肿瘤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认为医生和患者其实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如果你和自己的战友互相不信任,那要如何打好这一场仗呢?
好了,接下来就为各位详细的介绍一下:
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顺铂和蒽环类药物较重,主要因为药物引起5-羟色胺(5-HT)等物质释放,作用于大脑皮质、第四脑室化学感受区并激活延髓呕吐中枢引起呕吐。目前的指南也是建议患者化疗期间均常规采用预防止吐,如果预防用药之后仍然出现了呕吐的现象,那就要及时用一些更加强效的止吐药,个别患者反应会比较严重,则需采用不同止吐机制的止吐药物联合应用。经常规处理,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达到无明显恶心呕吐。
腹泻与便秘:部分药物如紫杉类和长春瑞滨有一定比例的肠道症状,如出现腹泻或便秘,多数较轻,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即可好转。
口腔黏膜炎:粘膜组织增殖迅速,所以也容易受到化疗药物损伤,主要的表现为口腔粘膜疼痛、部分可出现溃疡,常见于甲氨蝶呤和氟尿嘧啶类药物。出现口腔黏膜炎患者,可应用漱口液(预防细菌及真菌感染)、进食前含漱利多卡因液止痛、给予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针对消化系统的反应,除了按医嘱用药以外,日常还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注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的食物,注意高营养、高维生素,勿食辛辣、油炸、高脂肪、过咸、过甜、过冷、过热或者是有強烈气味的食物,忌酒及含咖啡因的饮料。适量增加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豆类制品摄入比例,平时也可以多吃菜粥或药膳粥,具体食物的选择可以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注意少吃多餐,当胃部明显有饱胀感应减少每餐的饭量。
2)补水是十分必要的,养成多饮水的好习惯,每天好喝6—8杯水,以保证机体有足够水分润肠软便,但不建议快速地饮用大量的水,可以每日定时饮水(汤)。在进食前后需注意尽量少饮水,固态和液态的食物分开吃,餐后勿立即躺下。
3) 恶心时可口含硬糖,薄荷糖或柠檬茶或进食偏酸的水果等。
4) 化疗后虽然身体虚弱,但是别急于进补,可以等到化疗后第二周、第三周再开始进补,并且这个时候进补也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脱发其实是化疗过程中很常见,但是医生关注度不高的一个问题,而对于大部分的患者而言,尤其是女性,脱发是一个非常难以接受的不良反应。一是由于,人们对于自身外貌的关注,远胜于前;二是,化疗引发的脱发,可能非常明显的提醒着患者和周围的人,他们正在接受化疗的这一事实。
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引起患者对化疗产生抵触情绪,严重的一些患者甚至可能会出现拒绝治疗、抑郁等情况。
因此,也许脱发并不是癌症治疗过程中最危险的副作用,但及时干预化疗引发脱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我们人体头皮大约有10万根头发,而正常人每天会掉100到150根。新的头发会生长以弥补掉下来的头发。但是患者在接受化疗的时候,头发新生的速度是赶不上掉的。
总的来说,病人接受化疗后,有两种脱发方式:一种是化疗最大剂量时头发渐渐变细,然后从中间断裂。另外一种是发根被严重抑制,直接从根部掉下来。
脱发也不仅仅是头发,眉毛,睫毛,阴毛都会不同程度的脱落。有些人是化疗后1到3周内所有头发很快全部脱落,而有些人是慢慢的脱落,持续很长时间。
不同的药物带来的脱发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
环磷酰胺会导致头发变薄,但不会完全脱落
氟尿嘧啶则不会导致脱发
阿霉素会在前3周导致头发渐渐变细,然后一夜之间全部脱落
紫杉醇会导致一夜脱光头发
也有一些化疗药物不会引起脱发,但会引起头发颜色变浅或者变浓。比如:
顺铂、环磷酰胺会导致出现灰发或者白发
氨甲喋呤会引起头发颜色变浓,浅色头发,如金发,则有肯能出现一缕深色一缕浅色,被称为星条旗征。
尽管化疗后的脱发看起来很可怕也让人不安,但是掉了的头发在化疗停止甚至化疗后期都会长回来的。
通常在化疗结束后几周的时间,绝大多数人的头发都会陆续长回原样。只是可能发质会变得不一样。有些人头发变得细了,有的人则变粗了,还有人发现头发变得卷了。
半年到一年后,绝大多数的头发会恢复到和以前一样。
对于脱发,目前为止是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被证实能减缓或者逆转化疗引起的脱发的,临床医生还没有百分百能够预防脱发的优化方案。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化疗前带上压力头套,给头皮血管施加一定的压力,减少血流量;另一种是给头皮降温,减少血流量,都旨在尽可能降低头皮接受的化疗药物浓度。
但这两种方法效果因人因药而异,都不是太理想。因此,很遗憾的说,暂时没有太好的办法能够预防脱发。
也许对于患者而言,在开始化疗之前,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可能就是最好的办法。
一般在化疗开始之前,医生会与患者充分沟通,做好心理建设,这有助于癌症病人或者家属做好感情和心理的准备。
为了预防化疗掉头发给自己带来的外形上的困扰,患者也可以提前买一顶接近自己发色的假发,或者大胆潮流一点的假发,就当换了一个新发型呀。
总之,对于“脱发”不要过分忧虑,维持良好的心情,对于战胜癌魔是非常有帮助的。
许多化疗药物对血管有局部刺激作用,会引起输注血管区的疼痛,有可能造成静脉炎,如果在输注的过程中不慎漏到血管外还有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因此,用这类药物时应选择大血管输注,有条件者可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或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给药。
一旦漏到血管外则要尽量抽出漏出的液体,并局部冷敷、封闭、给解毒剂等。这些药物主要有氮芥、阿霉素、长春瑞滨、长春地辛、长春新碱等。
对患者而言,在输注的过程中就要做到谨遵医嘱,不要随意活动。另外就是在知晓药物输注过程中可能会有局部刺激的情况下,也不要过分紧张、忧虑,请充分相信为你服务的医护人员的专业性。
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色素沉着、皮疹及手足综合征,这类反应影响美观,绝大多数可逆,停药后逐渐恢复。
阿霉素、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替吉奥、博来霉素、环磷酰胺、达卡巴嗪等易引起色素沉着和皮炎,其中卡培他滨、替吉奥可引起全身皮肤色素沉着,氟尿嘧啶除可引起全身皮肤色素沉着外,注药血管外皮肤色素明显加深或见红斑。
目前,经外周小血管静脉输注氟尿嘧啶的方法已经被淘汰,代之以采用中心静脉插管(锁骨下静脉穿刺或PICC)用输液泵持续输注的方式,可提高氟尿嘧啶的疗效,同时减轻毒性。
环磷酰胺和博来霉素可引起甲床色素沉着和指甲变形。
一般出现轻微皮肤改变或皮肤炎(局部红斑、水肿、角化过度),无痛,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无需过分担心,保持患处皮肤干燥,避免抓挠即可。
如果出现了明显的皮肤改变(剥脱、水泡、出血、肿胀、角化过度),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则可考虑局部用药比如口服B族维生素和塞来昔布,必要时也可联合抗炎症或抗感染药物。具体药物的选择,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少数药物可致速发性过敏反应,因此常规给予预处理,如多西紫杉醇和紫杉醇治疗前后常规预防应用激素,防止过敏反应发生。
对于癌症患者,在做化疗之前,为了预防皮肤过敏应,在使用过敏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较高的抗癌药物之前,都会做必要的皮肤过敏试验,防止皮肤过敏的症状出现。
当出现皮肤过敏之后,患者一定不能乱抓乱挠,须及时的进行处理,首先要注意皮肤清洁,防止造成感染,也可以让医生推荐一些有效的药物,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去进行处理,防止发生意外。常用的有海拉明或氢化可的松,但是仍然需要密切观注反应,有什么新情况及时地向医生汇报,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咽喉痉挛等,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多数抗肿瘤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及粒细胞下降、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和血小板下降。
白细胞及粒细胞下降:最常见。粒细胞的半衰期最短,约6-8小时,因此最先下降,最低值一般出现在化疗7-13天,白细胞及粒细胞下降的治疗疗效很好,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为主,IV度以下降低时还需采用保护性隔离、房间消毒及预防应用抗菌素,这些措施的应用可安全保护患者度过化疗后骨髓抑制期。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多周期化疗后可出现,一般为轻度下降,必要时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输注红细胞悬液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血小板下降:少见,个别药物有血小板下降的不利良反应,轻度下降不需处理,较重时可采用血小板集落刺激因子、输血小板等措施,IV度以下血小板降低患需适当制动。
有部分研究提示,转移器官数目越多、化疗次数越多、既往化疗骨髓抑制越严重,越容易出现Ⅳ度骨髓抑制。
对于Ⅳ度骨髓抑制的高危人群,制定个体化的防治措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提高生存期。
抗肿瘤药物可引起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损伤,而以周围神经损伤较常见,代表药物为长春碱类、紫杉醇、奥沙利铂等。
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指(趾)端麻木、感觉异常、腱反射消失、便秘、麻痹性肠梗阻等,一般停药后可逐渐恢复,医生也会建议补充维生素B1、B12等神经保护药物,可以促进恢复。
对于患者而言,除了听从医嘱、按时用药以外,我们可以有以下的一些措施来缓解相关的症状。
指(趾)端麻木、感觉异常
多数周围神经毒性化疗药物主要损伤感觉神经,当出现下肢麻木时可能会出现脚感知地面异常,若下肢出现刺痛则走路会明显受影响,加剧疼痛。
此外,部分周围神经毒性抗肿瘤药物可引起肌力的减弱或肌肉痉挛,当您起立、爬楼梯、脚踩踏脚会使不上劲,严重者走路不稳,会有跌倒的风险。
如果出现了指(趾)端麻木的不良反应,也不必惊慌,平时可以注意尽量穿合脚舒适的鞋,裤管不宜过长,以免绊倒;走路时也要尽量慢速,同时注意留心观察地面情况,防止因地面湿滑、高低不平而跌倒;保证室内、楼梯间光线充足,晚间留有夜灯,上厕所时开灯,建议浴室墙壁安装扶手防止跌倒;若有明显步态不稳,上厕所或外出须有家人陪同,以免发生意外;此外,还可以积极可寻求物理治疗,进行平衡及步态训练。
精细动作障碍
当周围神经毒性症状严重至一定程度可引起精细动作障碍,如扣纽扣、拿牙签或细针、写字、系鞋带、开瓶盖、电话拨号等。选择无鞋带的鞋子请他人帮忙开瓶盖选择容易抓握的笔选择无纽扣衣物家人主动协助。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家人对患者的关怀,从一个行动自如的健康状态,跌入这种日常生活中连简单的小事都有可能做不好的境况,患者遭受到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这个时候是非常需要家人的鼓励与支持的。
肝脏毒性
许多抗肿瘤药物在肝脏代谢,如环磷酰胺、阿霉素、卡莫司汀、甲氨蝶呤等,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临床表现为血清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或血清胆红素升高。化疗期可常规预防或治疗性使用保肝药物,通常予以保肝的中西药物治疗即可,可以减轻化疗药对肝脏的损害,如果非常严重时,则需停用化疗。
肾脏毒性
临床表现:轻度损害临床上可无明显症状而表现为肌酐升高、轻度蛋白尿、镜下血尿;严重则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肾脏毒性以预防为主。
绝大多数化疗药物的肾毒性不明显,顺铂和甲氨蝶呤相对多见。在应用此类药物之前,医生都会事先了解病人是否患有慢性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对肾功能进行评估。对于高危风险人群,也会尽量避免应用对肾脏损伤大的药物。
在应用顺铂、甲氨蝶呤及亚硝脲类等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的药物时,会常规水化、利尿(可减轻药物对肾脏的损害)并计24小时尿量以减轻药物对肾脏的影响。同时也会定期让患者复查尿常规,来监测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心脏毒性
使用蒽环类药物阿霉素和柔红霉素等可出现心脏毒性,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心功能衰竭等。
故对既往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或既往曾多次应用过蒽环类药物的病人应慎重,对可能造成心脏损害的病人可做心电监护及服用辅酶Q10,或应用其他保护心肌的药物。在阿霉素总剂量大于500毫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时应避免应用。
肺毒性
少见,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而引起呼吸困难。
这类药物以博莱霉素、平阳霉素、亚硝脲类为代表,一般在药物累积到一定剂量后才会发生。对既往肺功能差或曾接受肺部放疗的病人应慎用。
总体来说,这些化疗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大部分都是可防、可控、可逆转的。比如实质性器官伤害中的“肝损伤”,虽然听起来很严重,但实际上也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尽量预防的,如果提前用一些保护肝脏的药物,就可以大大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另外,在用药之前充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排除高危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化疗方案。
而患者要做的就是充分信任医生,化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其他各项指标,与医生详细沟通,帮助医生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化疗方案,将对癌魔的打击最大化,将对患者身体正常细胞的损害最小化。
要知道,只要处理得当,化疗相关不良发应并不是洪水猛兽。
本文是邱立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