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剑波_好大夫在线
6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给孩子切除腺样体、扁桃体,哪种手术方式最安全?

发表者:史剑波 人已读

关于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经常有家长咨询“手术创伤大不大?”“是不是微创手术?”“手术风险大吗?”“手术有没有后遗症?”“手术费用贵吗”,针对父母的这些疑问,现在谈谈扁桃体和腺样体的手术治疗。

虽然目前国内医疗水平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甚至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但医院之间由于医疗资源、设备与技术差异比较大,因此医院之间开展的腺样体、扁桃体的手术方式亦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就针对扁桃体、腺样体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其发展历史为各位家长们做详细的分析说明。

一、扁桃体手术方法:

1、扁桃体挤切术,是在局麻下进行,使用扁桃体挤切刀将扁桃体切除,手术粗糙,损伤大,术后容易产生并发症,扁桃体残留出血、软腭悬雍垂或咽旁组织损伤等等,患者痛苦程度十分高,这是过去在医疗技术水平发展早期开展的手术方式,目前已基本淘汰了。

2、扁桃体剥离术,可以在局麻或者全麻下进行,用刀将粘膜切开,用扁桃体剥离子沿着扁桃体被膜将扁桃体自上而下剥离后,用钢丝圈套器将扁桃体下极套扎收紧后勒断切除,手术后根据伤口情况可以缝扎止血或者电凝止血。这种手术方法比扁桃体挤切相对要精细很多,现在在很多基层医院或者部分三甲医院都有开展,而麻醉则是由于过去局麻手术改成全麻手术来提高手术安全性及舒适度。

3、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自从2000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Coblation)应用于临床,该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已经广泛开展。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原理是使电极和组织间形成等离子薄层,层中离子被电场加速,并将能量传递给组织,在低温下40-70℃打断细胞间分子结合键,使组织中的细胞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造成组织液化消融,从而达到切割的效果。称为等离子而不是热效应。在全麻下用低温等离子刀头沿着扁桃体被膜将扁桃体组织切除,损伤小、出血少或几乎不出血,术后疼痛程度轻。目前很多三甲医院都有引进开展,是目前最佳手术方式。

二、腺样体手术:

1、腺样体刮除术:这是早期腺样体手方法,根据患儿年龄不同凭术者经验选择大中小号腺样体刮匙,经口将腺样体刮匙置入鼻咽部,凭经验将腺样体送入刮匙内,推动刮匙把腺样体刮走,然后使用纱球压迫止血。这种手术方式术者不能直视下操作,因此,由于手术者的视野不足,存在刮除组织不足,术后仍有鼻塞、中耳炎无好转;另外也存在误伤的可能,损伤咽鼓管圆枕、咽侧索等结构。因此该手术方法基本已经淘汰了。

2、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在内镜发明后,医生可以在直视下完成该手术,同时动力系统的发明使得腺样体手术趋于更加完善。全麻经口,在70°鼻内镜辅助下,用动力吸割钻把肥大的腺样体组织切割吸走,然后用纱条压迫止血。该手术改良了早期刮除手术的盲切,直视下操作使得手术更彻底;然而腺样体是血供丰富的淋巴组织,因此术中存在出血多的疼痛,如果压迫止血不能彻底,可能需要电凝止血,电凝损伤深度较大,因此部分患儿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疼痛,目前在大多数基层医院及部分三甲医院仍在开展该手术。

3、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引入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后,同样在鼻内镜辅助下,使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肥大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了,手术全程几乎不出血或出少量血,而且低温等离子到工作温度为40-70°C,伤口损伤轻微,术后几乎无痛感,该手术同样是目前最佳的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目前推荐使用低温等离子进行腺样体和扁桃体手术

目前,较多使用低温等离子手术,术中几乎不怎么出血,术后疼痛感也比传统手术明显减轻。

单纯腺样体手术,几乎不疼痛,大多数孩子在手术后4-6小时便可自由活动,几乎看不出是否手术过,手术后6小时就可以吃半流质食物,第二天可以正常饮食了,因此术后观察24小时即可离院。目前部分医院已经开展腺样体日间手术,做到当天出入院,然而在目前医疗条件下,我们并不提倡全麻日间手术,尽管该手术已经很成熟,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小儿全麻手术,有很多未知因素存在,因此我们建议术前、术后24最好在医院观察,增加围手术期安全。

扁桃体手术,由于伤口在口腔,受吞咽、进食、说话等会出现轻度疼痛,但不剧烈,一般不需要术后镇痛,通常2-3天可缓解,伤口有出血风险,扁桃体术后在时间通常在术后当天、术后7-10天白膜脱落时容易发生伤口出血,因此建议术后观察2-3天,伤口稳定再出院。

综上所述,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和扁桃体手术能最大限度地减缓患儿痛苦,创伤小、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较以往传统手术优势更明显,因此建议首选。

图片4.jpg

image.png

本文是史剑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