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晚期肿瘤患者化疗能耐受吗?

发表者:朱敬华 人已读

经常有人问,已经得了晚期肿瘤,不能手术,化疗有意义吗?化疗能耐受吗?会不会化疗化疗最后化了(liao)了”?特别是年龄大的患者,化疗还有价值吗?

第一个问题在我前一篇《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吗》文章里已经用事实作了回答,答案是肯定的。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其实患者和家属也知道药物对肿瘤治疗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最担心的是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已经是肿瘤晚期,疾病已让人痛苦,如果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大大增加了患者痛苦,那又何必呢?

事实上,肿瘤的药物治疗除了化疗,还包括近些年来兴起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肿瘤的治疗已经从化疗时代,进入了靶向和免疫治疗时代。当然,所有的药物都有毒副反应,这三个种类药物也不除外。

首先谈一下大家“谈虎色变”的化疗。化疗药物确实就是一类“毒药”。它们的作用原理是抑制和杀死增值旺盛的肿瘤细胞。利用的是肿瘤细胞增生活跃,无序生长,需要更多的合成DNARNA原料,同时肿瘤细胞在疯狂生长过程中无法避免产生一些错误,化疗药物可抑制合成原料和合成过程,另外可使增殖过程中的错误无法修复,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达到杀伤作用。这种作用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会产生影响,包括毛发、消化道上皮细胞、骨髓细胞等,因此会产生相应的副作用,比如脱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白细胞低下导致感染,血小板低下等。针对这些副作用,药物学家们也没闲着,已经陆续开发出了一些特效预防药物。如针对呕吐反应,新的NK-1受体拮抗剂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呕吐反应;长效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后使患者大大降低了因白细胞低下而出现严重感染的风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临床应用使血小板低下患者有了可靠的药物保障。如此种种,化疗病房里因化疗副反应而痛苦不堪的患者越来越少。即使出现了一些毒副反应,在有经验的化疗专业医师的处理下,及早得以正确处理和纠正。因此近年来因化疗副反应出现的死亡迅速下降。

再来谈下靶向药物,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有特定靶点的靶向药物,如大家熟知的治疗肺癌的口服的吉非替尼,厄罗替尼,静脉用治疗肠癌的西妥昔单抗,治疗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等,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等相对轻微,过敏反应、心脏毒性等少见,老年、体质差的患者均能耐受。另一种是无特定靶点的广谱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如静脉用的贝伐珠单抗,口服的索拉菲尼、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这类药物的主要毒副反应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出血、血栓等,用药过程中注意血压、尿液监测,观察出血情况,出现毒副作用后及时减量和停药,副反应仍是可控的,当然对老年体弱及合并症多的患者不适用。

免疫治疗是最有希望攻克肿瘤的治疗,目前如火如荼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如针对程序性死亡通路的PD-1PD-L1抗体,针对CTLA-4的易普利姆玛单抗等。这些药物最大的毒副反应就是引起免疫风暴的可能,尤其是后一种药物。随着国内多家PD-1抗体的上市,使用经验的丰富,免疫炎症反应越来越多地被认识和早期发现,在有经验的肿瘤专科对这些药物的毒副反应处理得驾轻就熟,使得免疫治疗越来越普及。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正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化疗结合起来。非小细胞肺癌中将这3种药物的联合治疗(IMpower150研究),相对其它两种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最佳疗效。化疗已经不是晚期肿瘤的唯一选择。

最后一个问题,年龄大的患者还要治疗吗?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已逐渐向老年化社会迈进。中国人平均寿命已达到70岁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将6074岁定义为年轻的老年人;75岁到89岁为老年人。在我们周围,年轻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有的老年人非常注重健康,在临床中甚至发现一些老年人体检的各项指标不劣于年轻人。因此将来的医务工作者将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年轻的老年人是适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往往将75岁以下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而75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区别对待,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药物治疗仍然是合适的。

综上所述,目前已经进入了靶向和免疫治疗时代,化疗并不是晚期肿瘤患者的唯一选择。即使必须要进行化疗的患者,有效的预防化疗副反应药物的出现,使得化疗也不再是那么可怕。因此,对于晚期的患者,对于年轻的老年人,对于体质状况好的真正的老年人,我们都不应该放弃治疗。

本文是朱敬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