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龚岚 人已读
合理用药,科学护眼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眼科 龚岚主任医生,殷悦医生
近日,加拿大卫生部门的一纸禁售令,让原本就红得发紫的各类日本网红眼药水更是“红到发黑”。本次禁售的主要原因是这些眼药水尚未获得加拿大卫生部的许可,与产品的质量无关。目前认为,短暂使用过相关眼药水的消费者多数不会产生明显副作用,但其中的一些药物成分仍对特定人群存在一定风险。这些网红眼药水的具体药物成分及相关副作用,现已有大量的详细说明科普,因此在此不再赘述,然而眼药水质量合格就可以长期随意使用吗?今天我们来换一个角度,就来谈一谈眼药水的一些正确使用概念。
1)首先,健康人是否需要滴眼药水来保养?
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双健康的眼球而言,最上佳的保养眼药水,正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泪液分泌。泪液在结膜囊内的体积约为7μl,含有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电解质等多种成分,是眼表的第一道重要防御屏障,同时能为角膜提供氧气和所需的营养物质。泪液随眨眼动作均匀涂布于角结膜表面形成泪膜,泪膜含有脂质层、水样层及黏蛋白层几种结构,水样层和黏蛋白层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其中任何一层结构的异常都会导致泪膜不稳定。稳定健康泪膜能够湿润和保护角结膜上皮,为双眼清晰呈像提供一个光滑的光学表面。简而言之,泪液是眼部健康的重要基础。
因此对于患有干眼病及眼部化学性灼伤等、不能够自行分泌充分泪液的患者,就需要使用模拟天然泪液成分的眼药水进行必要的补充,也就是所谓的“人工泪液”,国内目前常用的人工泪液成分包括:玻璃酸钠、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总体来说,人工泪液是安全性较好的一类眼药水,但因为眼药水中含有的防腐剂成分长期使用也能对眼表造成损伤,因此更推荐选择不含防腐成分的剂型。在这一点上对其他所有类型的眼药水也是相同的。当然,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同理,再贵的眼药水也是比不上自产自销的泪液分泌的。
2)那么有哪些疾病需要滴用眼药水呢?
在眼科,通过治疗干预能够改变或阻止病程的疾病,大多需要滴用眼药水,或手术操作联合眼药水进行治疗。这是眼部解剖生理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眼部存在血眼屏障,包括血-视网膜屏障及血房水屏障,这些屏障由紧密连接的相关细胞组成,阻止血管内物质漏出或进入眼部组织内。因此,很多药物全身给药并不能达到眼部发挥作用,或到达眼部后浓度较低。因此眼科疾病更常使用局部给药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局部给药的方式包括滴注眼药水、涂抹眼药膏、眼球周围或眼球内注射药物等,其中眼药水是最常使用的药物剂型。眼科疾病,尤其是眼前段疾病(包括角膜炎、结膜炎、虹膜炎、青光眼等)通过眼药水给药,能够在局部达到适和的药物浓度,又较少引起全身其他系统不良反应,相对全身给药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固然,一些处于观察随访阶段的疾病、或者医生仍无明确治疗手段的疾病,无需滴用眼药水,如尚无手术指征的初期老年性白内障。
3)医生怎么看待进口眼药水?
虽然这次日本众多网红眼药水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必须承认有更多的进口眼药水是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因噎废食。此外,眼科医生在临床用药时更为关注的往往并不是某种眼药水是否进口,而是眼药水的作用和适应症是否合适,以及药物用量和使用时间是否恰当。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但凡是药物,总有自己特殊的适应症和禁忌。使得眼药水变得危险的,不是药物是否进口,也常常不是药物的某种成分,而是不合理的使用。请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
4)用眼疲劳该如何科学缓解?
也许很多还在工作或经常使用电脑的朋友会提出疑问:我的眼睛检查过了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就是东西看久了容易累,现在冰冰凉的网红眼药水都说不能用了,那应当如何缓解呢?
对于用眼疲劳,我们应当首先减少或去除屈光或干眼造成的影响。
屈光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视。老视常初始出现于40-50岁的人群,因调节能力下降开始出现老视,容易看小字劳累不适。对于这类人群及时在专业场所验配合适的眼镜,能够有效改善用眼疲劳。其他年龄人群如果出现屈光度数变化未能及时调整,也可能出现视物疲劳,可定期复查屈光度数情况。
干眼病也是目前常见的引起视疲劳的原因。如前文中所提到的,眼部清晰呈像,需要健康稳定的泪膜提供光滑的表面。但是长期使用视频终端(如电脑手机)的人群,因注意力过于集中,瞬目次数减少,常会患有蒸发过强型干眼病,随之出现泪膜不稳引起的视物反复模糊,并伴随烧灼感、异物感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会激发或加重用眼疲劳。对干眼病进行治疗(如使用人工泪液),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因此产生的用眼疲劳。
最后,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护眼手段。机器过度使用也会产生损耗,更不用说无比精细的眼球了,眼球疲劳了也需要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始终是科学缓解用眼疲劳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希望本文的读者们,能够在阅读后远离不合理的眼药水使用,把自己原装眼球健健康康地一直用到九十九。
本文是龚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