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仇胥斌 三甲
仇胥斌 主任医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

仇胥斌教授谈脊柱外科治疗的未来

1701人已读

近来,我科仇胥斌教授接受记者专访,对脊柱外科的发展及未来做了深度的展望。以下是仇教授的发言节选:

Screenshot_20190625_225746.jpg

对于脊柱外科的未来

1,科技的发展是医学发展的最大动力。

我曾经听过浙江大学欧阳教授关于再生医学的演讲,听完后很激动,我称赞欧阳教授为医学界的乔布斯。人人都有梦想,可是人到中年,梦想就成为稀缺品。中国某些学者有着在别人看来属于异想天开的幻想,并且孜孜不倦的探寻,有成功,更多的是失败。我特别尊重这些人,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只需要一针注射就可以自我修复;截瘫患者在芯片微电流的作用下可以重新站起来;脊柱手术的操作是由多条机械臂的机器人完成,医生只需要在旁协助就可以。

永远不要妄想科技的尽头,永远保持对科技的尊重和敬畏!

2,技术的选择优先于技术本身。

就目前而言,脊柱外科有着多种技术来治疗脊柱疾病。单就退变性疾病来说,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射频、内镜、显微等微创技术或者传统开放手术。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词汇,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医生就是患者本人,你选择什么治疗?很明显,你必须尽可能详细的了解各项技术的优劣,然后再综合做出判断,尽可能多的得到利而避免弊,包括长期和短期的。

我自己本人就是一个椎间盘突出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状况,发展,治疗手段,我做过至少几十次的推演。问题是:医生对待病人能考虑的如此周到吗?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医生面对一个病人往往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技术去处理问题,而在技术的选择上缺乏足够的思索。

一个大型脊柱诊疗中心应该可以提供各种合适的技术或医生去处理不同的病人,这是地级市大型医院必须能够做到的,值得庆幸的是我所在的科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进一步的亚专业细分可能是未来的一条道路

3,鼓励临床型科研。

不可否认,基础研究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

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的是一线临床医生所能观察到最多的是患者的症状、诊疗经过以及疗效。科里医生的国自然申请有两次被打回的原因是太过偏向于临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合理的理由。但知道这极大的打击了医生钻研某项疾病的热情。

光明的归光明,黑夜属于黑夜,临床研究临床,少一些条条框框也许道路会更顺畅一点。

脊柱外科未来十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各项新技术的广泛开展及长期随访,行业标准将面临着一次重新制订,这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但也需要基层医生的普遍反馈。

仇胥斌教授表示:常州一院脊柱外科秉持夯实基础、谨慎探索的态度,力争为广大市民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医疗保障。


仇胥斌
仇胥斌 主任医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