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俞志涛 三甲
俞志涛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小儿骨科

扁平足矫正鞋垫真的有用吗?

12833人已读

有很多扁平足患者咨询扁平足矫正鞋垫相关知识,一直在追问穿矫正鞋垫能不能治扁平足?

没错,“穿鞋加垫”真能治病。很多人听说孩子患有平足,非常紧张。这种紧张来源于一个误区,认为‘手术是治疗足踝部疾病的主要手段。这种观点不完全对,对于应用非外科手段无法治疗的疾病,手术是第一选择,更多的疾病应积极保守治疗,足弓垫等辅助支具以及胫后肌腱功能锻炼是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其中,矫正鞋垫是保守治疗中非常好的一种选择。

很多足踝部疾病、畸形的早期,均可应用足踝部鞋垫进行干预,甚至手术后应用鞋垫辅助康复,例如:糖尿病足、高弓足、平足畸形、跖腱膜止点骨刺、前足Freiberg病等等。

一定二量三穿 科学来“加垫”

“既然矫正鞋垫有用,在网上购买好了。”一网友看了我们上次稿件就网购了三双“矫正鞋垫”。

这些做法并不可取,矫形鞋垫最好要做个性化定制,以平足为例,必须根据足弓塌陷程度定制,才可以更有效地缓解内侧纵弓。正如孩子眼睛近视,我们需要通过验光配镜才能得到一副合适的眼镜一样,患有扁平足等足病,也需要遵循科学流程才能配到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垫。

第一步:“一定”即判定是何种足病

以平足为例,肉眼结果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平足?

看:观察孩子走路的姿势以及站立时内侧足弓有无塌陷。“平足是在5-6岁左右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力量的增强,如果胫后肌腱的力量仍然不能维持足弓,导致内侧纵弓塌陷最终形成平足。

分析:包括对孩子的身高、体重、年龄的分析,如果孩子在8岁左右出现内侧足弓塌陷,或伴有前足外展、后足外翻的体征,则可以诊断平足症。

X线检查:站立位拍摄足部X线正侧位片是判断平足最主要的影像学证据。

第二步:“二量”即准确测量足部数据

定制鞋垫视个人情况而定。例如平足,则需准确测量足弓塌陷情况,需要由专业医师在专业仪器上获得足弓的各项数据后,再定制个性化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足弓在负重和非负重的差别较大,在负重位获得数据更为准确。

第三步:“三穿”即科学地穿戴

拿到一双定制鞋垫后,则需要科学地穿戴。

1.保证足够的穿戴时间

刚开始每天穿戴1~2小时,逐渐过渡到7~8小时,如无不适应,每天行走时应尽可能多穿戴。矫正鞋垫穿多久才可以有效果呢?因人而异,由于成年人骨骼已停止发育,需要长期穿才能矫正趋向正常足弓和直型腿的步态,除了可以减轻不适,并且也可以降低不正确施力下的伤害或是运动伤害的风险。如果是孩子,骨骼处于发育时期,则需要定期检查足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定做矫正鞋垫,直到平足得到纠正。

2.根据情况适当更换

儿童鞋码数加大后应及时更换新鞋垫,一般来讲,“半年跟换一次鞋垫比较合适。”成年人码数一般无变化,如果是重度运动使用者并且经常使用,大约6~8个月需要再换一双新的鞋垫以确保使用最佳状态。若是一般运动量,成人大约1~2年才需再换一双鞋垫。

3.正确认识“不适”

引起“不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穿着不当,换穿矫形鞋垫前,应先取下旧鞋垫。否则会感觉过紧。如果取下后,仍然感觉过紧,可以考虑使用尺寸大一码的鞋子。二是生理性“不适”。大多数人刚穿鞋垫时,都会感觉到“不舒服”,这是因为矫形鞋垫在重组脚部结构过程中,由于肌肉调整所致。当身体适应后,这种不适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最后,提醒,有些孩子有扁平足,但平时没有表现出不舒服和其他症状,于是家长会觉得没必要让孩子进行矫正。青少年柔韧性平足是可复的,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是内侧足弓消失会导致距下关节外翻、跟腱萎缩等下肢力量传导问题。如果平足得不到纠正,最终形成僵硬性平足时则需要手术治疗。

俞志涛
俞志涛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小儿骨科